儿童戏水屡屡发生事故
扫描关注家长课堂微信
孩子溺水怎么办?天气越来越热,家长都会抽空带孩子到游泳馆游泳运动,带孩子到去游泳,除了教会孩子一些游泳技巧外,家长还要注意预防儿童溺水,如果孩子不小心溺水了怎么办?赶快来学习一下溺水的急救方法吧!
一、儿童溺水要怎么样急救
陪孩子们游泳是好事,但不能出差池,爹地妈咪不要忙着和别的妈咪交谈而忘记看住自己的娃儿咯。如果发现孩子溺水,应该怎么样急救?
1、迅速救上岸,拨打120。家长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孩子拉上岸,如果在深水区,可以从背部将孩子的头部托起然后拉起他的胸部,让孩子的面部露出水面。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孩子头朝下,并撬开他的牙齿,清除口腔和鼻腔里的杂物,然后用手掌迅速的连续击打孩子的背部。
3、人工呼吸。孩子吐出水后,要做好人工呼吸。抢救工作最好能有两个人来进行,这样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才能同时进行。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两项工作就要轮流进行,即每人工呼吸一次就要胸外按摩3到5次。
4、吸氧。有条件的话可以给溺水的孩子吸氧或注射强心药物,有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可立即注射。
5、喝点热茶。如果孩子的呼吸心跳逐渐恢复,可以喂他们喝点热茶或其他营养汤汁,并让孩子静卧。
二、游泳圈能防儿童溺水吗
可能你后来会发现其实游泳圈并不就是救生圈,家长们给孩子买游泳圈要注意了,如果是裤式坐圈,孩子可能会侧翻,另外如果游泳圈太大,就无法卡住孩子的腋窝。下面来盘点几种不靠谱的游泳圈。
裤式坐圈。虽然孩子不会掉出来,但如果波浪比较大,那么坐圈可能会侧翻,此时孩子的头部会掉进水里,发现不及时则容易酿造惨剧。
游泳圈太大。除非孩子比较大,否则即使给娃带个游泳圈也没什么L用,因为圈子大无法卡住腋窝。
半开放式泳圈。半开放式的泳圈也是看起来很美,但对于不会游泳的孩子来说,用这个没法掌握平衡,下水后孩子的重心容易向前或向后。
所以即使给娃准备一个游泳圈,如果不合适的话,反而会坏事,各位家长可别太依赖你家的游泳圈哦。
三、如何防止儿童溺水
儿童溺水是一个令人沉重的话题,很多时候即使家长就在眼前,但孩子溺水可能没有一点点防备,因为有时候孩子即使溺水了也不会大声呼救,可能是他们太过紧张,或溺水前呛水了,而如果你都Miss了这些小细节,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错过了。
1、5岁以下的孩子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游泳,而且一定要全程陪同,要紧盯孩子。家长们平时也要教导孩子不要独自或者和朋友们一起游泳。
2、不管是在室外,还是在游乐场的泳池,家长和孩子们的距离一定要近,最好能触手可及,如果要接电话,最好就站在孩子旁边通话。
3、游泳前先热热身,避免娃在水中玩耍时抽筋,各位爹地妈咪要让孩子做做热身运动。
4、游泳池要选对,游泳池必须有专门的救生员、齐全的求生设备以及医务室,做不到这几点,最好别带娃去游泳。
5、身体不舒服,有心脏病的孩子不准游泳。家长要评估游泳当天孩子的身体素质哦,如果体能比较差,可以让孩子在浅水区玩玩水。
6、教孩子游泳,学游泳后,孩子的胆子会变大一些,而且也学会换气,这样能降低溺水的风险。
7、游泳后要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有发热,或者身体有点不适,最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避免延迟性溺水和干性溺水。分享阅读:癫痫病能彻底治愈吗癫痫病能彻底治愈吗癫痫病能彻底治愈吗
专家提醒家长应注意全程看护
- 爸妈微问答第4期:儿子对语文失去信心
- 家长课堂:扼杀孩子想象力的7种行为
- 男孩胸腔藏针4年 别等出事才与孩子沟通
- 家长如何帮助新初三学生过好暑假(图)
- 重磅专题:各地中考录取分数线 查分时间
- 2015五星金牌教师评选启动 报名表
孩子穿着裤式坐圈在水中戏水,家长悠闲地在岸边闲聊。结果孩子用力向前扑,泳圈侧翻,孩子难以从裤圈里挣脱出来,头朝下、脚朝天在水中挣扎。这是近日在海珠区一处游泳池里发生的一幕。夏日炎炎,又到游泳季,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戏水消暑,溺水、落水不得不防。专家提醒,家长在带孩子游泳时需格外小心,不要把“游泳圈”当成“救生圈”,也不要将孩子的安全交付给游泳圈,选择游泳圈时需谨慎。
文/记者耿旭静
儿童戏水屡屡发生事故
这些泳圈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专家提醒家长[微博]应注意全程看护
很危险!
孩子穿着裤式坐圈在水中戏水,家长悠闲地在岸边闲聊。结果孩子用力向前扑,泳圈侧翻,孩子难以从裤圈里挣脱出来,头朝下、脚朝天在水中挣扎。这是近日在海珠区一处游泳池里发生的一幕。夏日炎炎,又到游泳季,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戏水消暑,溺水、落水不得不防。专家提醒,家长在带孩子游泳时需格外小心,不要把“游泳圈”当成“救生圈”,也不要将孩子的安全交付给游泳圈,选择游泳圈时需谨慎。
文/记者耿旭静
裤式坐圈:要当心侧翻
这些泳圈
“吓死了,以为这种带裤子的游泳圈是安全的,孩子不会脱出来,没想到竟然会翻!”近日,在滨江东路一家小区游泳池,一名妈妈心有余悸。
很危险!
该小区的儿童池水深只有约40厘米,只到小孩的臀部,孩子穿上裤式泳圈,腿还能踩到地面。家长将一岁半的孩子塞进游泳圈后,就转身去看其他泳池里正在学游泳的儿童。没想到孩子太兴奋了,在泳圈里用力向前扑,想抓住飘在水中的水枪,泳圈突然侧翻,孩子一头栽进水里,但裤式泳圈的裤子还紧紧套在下半身,整个人头朝下、脚朝天。由于孩子太小,动作幅度很小,所以旁边戏水的两个儿童和其他站在泳池边的家长都没有立即发现。家长发现时小孩正脑袋朝下浸在水中,四肢正在挣扎。好在附近的救生员发现异样,一个箭步冲进泳池,将孩子捞了起来,孩子出水后咳嗽了很久。
裤式坐圈:要当心侧翻
泳圈太大:难卡住腋窝
“吓死了,以为这种带裤子的游泳圈是安全的,孩子不会脱出来,没想到竟然会翻!”近日,在滨江东路一家小区游泳池,一名妈妈心有余悸。
“这样太危险了。游泳圈太大,根本没有卡住孩子的腋窝,孩子很容易从游泳圈脱出来!”救生员小张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一名家长将孩子放在圈围比孩子大一倍的游泳圈里,让孩子自己把住,转身去旁边拿东西。就这短短的几十秒,孩子一兴奋一松手,整个人从泳圈里掉出来,直接沉入水中。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等家长和救生员发现的时候,孩子已沉到池底。
该小区的儿童池水深只有约40厘米,只到小孩的臀部,孩子穿上裤式泳圈,腿还能踩到地面。家长将一岁半的孩子塞进游泳圈后,就转身去看其他泳池里正在学游泳的儿童。没想到孩子太兴奋了,在泳圈里用力向前扑,想抓住飘在水中的水枪,泳圈突然侧翻,孩子一头栽进水里,但裤式泳圈的裤子还紧紧套在下半身,整个人头朝下、脚朝天。由于孩子太小,动作幅度很小,所以旁边戏水的两个儿童和其他站在泳池边的家长都没有立即发现。家长发现时小孩正脑袋朝下浸在水中,四肢正在挣扎。好在附近的救生员发现异样,一个箭步冲进泳池,将孩子捞了起来,孩子出水后咳嗽了很久。
孩子被捞起后已经没有了反应,经过简单急救后苏醒了过来。“如果不识水性,落水时很多人是直接沉入水底的,根本来不及发出任何声音或挣扎。如果发现得晚一点,再耽误两三分钟,是非常危险的。”该救生员告诉记者。
泳圈太大:难卡住腋窝
半开放式泳圈:难把握重心
“这样太危险了。游泳圈太大,根本没有卡住孩子的腋窝,孩子很容易从游泳圈脱出来!”救生员小张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一名家长将孩子放在圈围比孩子大一倍的游泳圈里,让孩子自己把住,转身去旁边拿东西。就这短短的几十秒,孩子一兴奋一松手,整个人从泳圈里掉出来,直接沉入水中。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等家长和救生员发现的时候,孩子已沉到池底。
“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一个半开放式游泳圈,一直游得好好的,但后来孩子太兴奋了,动作一大,竟整个人向后仰去,好在及时捞起来,但已经呛了一口水。”在一家游泳馆,陈先生告诉记者,半开放式的游泳圈不易掌握平衡,选择要谨慎。
孩子被捞起后已经没有了反应,经过简单急救后苏醒了过来。“如果不识水性,落水时很多人是直接沉入水底的,根本来不及发出任何声音或挣扎。如果发现得晚一点,再耽误两三分钟,是非常危险的。”该救生员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网购平台上半开放式的游泳圈受到追捧。然而不少网友评价,这种半开放式游泳圈对完全不会游泳的儿童来说,没办法掌握平衡,小孩下水后重心容易向前或向后而呛水。对大人来说,由于气囊设计太小,浮力不够,如果不会游泳,根本浮不起来。
半开放式泳圈:难把握重心
抓住
“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一个半开放式游泳圈,一直游得好好的,但后来孩子太兴奋了,动作一大,竟整个人向后仰去,好在及时捞起来,但已经呛了一口水。”在一家游泳馆,陈先生告诉记者,半开放式的游泳圈不易掌握平衡,选择要谨慎。
黄金急救时间
记者发现网购平台上半开放式的游泳圈受到追捧。然而不少网友评价,这种半开放式游泳圈对完全不会游泳的儿童来说,没办法掌握平衡,小孩下水后重心容易向前或向后而呛水。对大人来说,由于气囊设计太小,浮力不够,如果不会游泳,根本浮不起来。
广州市健安急救培训中心资深急救讲师刘俐利告诉记者,很多孩子溺水时是没有挣扎和呼救的,家长需要特别小心。不太会游泳的孩子,一旦喝到水,会很紧张,肌肉变得僵硬,喊又喊不出来,这种挣扎很短暂,往往被人忽略,然后人体就启动了溺水的本能反应。这时候,有些溺水者就会身体上浮,本能反应促使他的嘴巴露出水面想要呼吸,但此时他已经很难挥手或呼救。
抓住
如果家长一不小心,没看到孩子之前的呛水过程,等他看到时,孩子已经安静地头露在水面上,家长却浑然不知危险,这是相当可怕的。儿童戏水或游泳时一般会发出很多声音,如果发现孩子不声不响,家长要马上大声询问:“你还好吗?”如果孩子没有反应,一定要马上将其从水中捞起来。
黄金急救时间
儿童落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至6分钟后,身体便会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溺水急救需抓住4分钟黄金时间,越早施救越好。刘俐利告诉记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不过溺水比较特殊,就算超过10分钟也应坚持心肺复苏到医护人员到达,因为溺水往往呼吸先停、心跳仍有,末梢血管收缩会保证心脑供血。”
广州市健安急救培训中心资深急救讲师刘俐利告诉记者,很多孩子溺水时是没有挣扎和呼救的,家长需要特别小心。不太会游泳的孩子,一旦喝到水,会很紧张,肌肉变得僵硬,喊又喊不出来,这种挣扎很短暂,往往被人忽略,然后人体就启动了溺水的本能反应。这时候,有些溺水者就会身体上浮,本能反应促使他的嘴巴露出水面想要呼吸,但此时他已经很难挥手或呼救。
溺水十大表现
如果家长一不小心,没看到孩子之前的呛水过程,等他看到时,孩子已经安静地头露在水面上,家长却浑然不知危险,这是相当可怕的。儿童戏水或游泳时一般会发出很多声音,如果发现孩子不声不响,家长要马上大声询问:“你还好吗?”如果孩子没有反应,一定要马上将其从水中捞起来。
1.头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
儿童落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至6分钟后,身体便会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溺水急救需抓住4分钟黄金时间,越早施救越好。刘俐利告诉记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不过溺水比较特殊,就算超过10分钟也应坚持心肺复苏到医护人员到达,因为溺水往往呼吸先停、心跳仍有,末梢血管收缩会保证心脑供血。”
2.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
溺水十大表现
3.双眼无神,无法聚焦。
1.头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
4.紧闭双眼。
2.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
5.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
3.双眼无神,无法聚焦。
6.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
4.紧闭双眼。
7.呼吸急促或痉挛。
5.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
8.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
6.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
9.试图翻转身体。
7.呼吸急促或痉挛。
10.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8.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
数字:
9.试图翻转身体。
五岁以下儿童溺水率最高
10.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夏季儿童溺水情况高发,滨江东路某游泳池一周发生五起儿童溺水、落水事件,其中两天每天都有两个孩子溺水、落水,好在救生员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基本都是1~2岁的孩子,这些孩子本来走路都没走好,下了水,有时一个迈步就直接栽倒在水里。”
数字: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7%。世界各地每年溺水死亡数估计为37.2万例,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在中国,溺水是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5岁以下儿童溺水率最高。意外溺水死亡事件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而0至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占全部溺水死亡的56.04%。
五岁以下儿童溺水率最高
分清泳圈与救生圈
夏季儿童溺水情况高发,滨江东路某游泳池一周发生五起儿童溺水、落水事件,其中两天每天都有两个孩子溺水、落水,好在救生员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基本都是1~2岁的孩子,这些孩子本来走路都没走好,下了水,有时一个迈步就直接栽倒在水里。”
儿童选择哪种救生设施比较安全呢?业内指出,一般的充气式游泳圈只是一种水上充气玩具,与救生圈是有区别的,真正的救生圈和救生衣在生产中对所用的泡沫、塑料等物理、化学性能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产品的强度与硬度都有一定规范。所以购买时最好要看看有没有安全标识。其中背心式救生衣相对安全,这种救生衣是无气囊的,靠的是材料自身的浮力,不会发生漏气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7%。世界各地每年溺水死亡数估计为37.2万例,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在中国,溺水是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5岁以下儿童溺水率最高。意外溺水死亡事件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而0至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占全部溺水死亡的56.04%。
无论是游泳圈还是正规的救生设施,在游泳之前,都要仔细检查清楚,看看是否存在漏气、裂缝之类,充气是否充足。游泳圈的尺寸也应注意,大小应该刚刚好扣住小孩的腋窝,不要太过于松动,减少孩子玩水时从泳圈里脱出的风险。
分清泳圈与救生圈
相关人士提醒,家长不能依赖救生设施,在孩子戏水过程中需要全程看护。另外,游泳圈只适合戏水用,不能作为救生设施,有些孩子过于依赖游泳圈,并觉得有游泳圈在比较安全,会做一些危险动作,容易造成事故。
儿童选择哪种救生设施比较安全呢?业内指出,一般的充气式游泳圈只是一种水上充气玩具,与救生圈是有区别的,真正的救生圈和救生衣在生产中对所用的泡沫、塑料等物理、化学性能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产品的强度与硬度都有一定规范。所以购买时最好要看看有没有安全标识。其中背心式救生衣相对安全,这种救生衣是无气囊的,靠的是材料自身的浮力,不会发生漏气的问题。
无论是游泳圈还是正规的救生设施,在游泳之前,都要仔细检查清楚,看看是否存在漏气、裂缝之类,充气是否充足。游泳圈的尺寸也应注意,大小应该刚刚好扣住小孩的腋窝,不要太过于松动,减少孩子玩水时从泳圈里脱出的风险。
相关人士提醒,家长不能依赖救生设施,在孩子戏水过程中需要全程看护。另外,游泳圈只适合戏水用,不能作为救生设施,有些孩子过于依赖游泳圈,并觉得有游泳圈在比较安全,会做一些危险动作,容易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