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立足优势特色 服务地方需求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部简报〔2018〕第53期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前,高等教育正进入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立足地方性,紧紧围绕绍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地方服务能力。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市教委印发《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鼓励高校设置人工智能学科

福州大学牢牢把握一流学科建设历史机遇,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积极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持续增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新萄京棋牌app,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前,高等教育正进入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年来,绍兴文理学院扎根绍兴大地,坚持高水平与应用型建设同向同行,一手抓内涵建设,一手抓服务地方,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应用型建设新路子。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为进一步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近日,市教委印发《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立足前沿、立足优势、立足特色,构建一流学科引领发展新生态。基于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对石油化工、新能源、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学科专业重大需求,以化学一级学科为核心,有机整合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凝练4个学科主攻方向,形成一体两翼、高度融合的一流学科群。按照“管理改革试验区”模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原则,集中配置优势资源,确保优势学科率先实现突破。制定《关于推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举措》,在经费、师资、人才、奖励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确保建设实效。以2020、2030和2050年为时间节点,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确立分层次达到“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创业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群重点整合催化化学与工程、功能材料化学与工程、药物化学与工程、分析化学与仪器等四大学科方向,辐射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药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依托省级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着力优化学科生态,推动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数学与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组建为高峰学科系统,建筑学、地理学、矿业工程、设计学、法学等学科组建为高原学科系统。经过学科战略性结构调整和重组,形成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新兴交叉培育学科四级学科生态系统。

一是立足地方性,紧紧围绕绍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地方服务能力。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与“近亲”关系,制定了《绍兴文理学院全面融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要》,努力讲好“绍兴话”,努力实现发展与地方同步、特色与地方辉映、文化与地方交融、服务与地方共赢。

根据《方案》,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鼓励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重点支持一批人工智能特色学科建设,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打造跨校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的特色学科群和协同创新平台。

面向地方、面向产业、面向需求,探索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新模式。优化学科结构,主动对接福建省产业布局,对三大主导产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全覆盖,主要产业覆盖率超过93%。增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急需学科专业,超前部署微电子、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建立微电子示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全面对接福建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产业,服务“数字福建”和“数字中国”建设。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紫金矿业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大数据学院等,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建设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晋江分园、晋江研究院及相关产业研究基地,培育高科技孵化企业,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孵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综合体。针对行业和地方产业发展、升级转型需求,通过共建实体学院、开展项目合作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和科技就地转化。搭建学校科学技术开发部、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州福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对接—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链。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相关企业对接,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7件专利快速实现转化实施,驱动各类投资60多亿元。建立健全横向科技管理与激励制度,从业务管理、奖励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激发教师社会服务意识与成果转化积极性。

对接地方需求,优化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学校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实施“新工科引领、文化力支撑”战略,通过分层分类,大力发展土木工程、机械与电子工程等优势学科与专业,扶植发展大健康、微电子与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做精基础性学科,支撑应用型学科发展,努力形成地方特色鲜明、工文理管为重点、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需求,加强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建设,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

突出科研、突出实践、突出双创,打造全方位育人新机制。积极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等各类人才,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设立“拔尖创新人才试验区”,与中科院物质结构研究所共建海西研究院,联合培养化学学科研究生。设置新兴学科专业,与企业、研究院所等开展广泛合作,培养“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人才。完善科研学术评价标准和科研成果评价办法,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发挥校企校地联合优势,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培养机制。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实践实习训练,精心打造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团、体验式生命教育馆等项目,开设跨界辅修实验班,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创建校企深度融合的“紫金教学模式”,建设上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蓝本,以产出为导向,培养大批应用型地矿人才。着眼世界格局,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学科前沿领域积极开展创新型教学科研。2017年、2018年,数学与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团队在集成电路顶级会议ICCAD学术竞赛上两次获得全球第一名。

立足文化绍兴,打造人文社科领域特色品牌。学校依托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越地文化、绍兴名人等系列研究,积极打造“中国越学”研究品牌,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特色成果。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集聚与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鼓励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抓紧培养一批紧缺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学历、高专业度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强化校地合作,提高地方服务能力和贡献度。学校始终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与团队建设,设立了医药化工、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岩体工程等创新团队和数字纺织服装设计重点实验室等一大批直接服务地方的科技创新平台,成立越商研究中心、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等一批智库类研究机构,主动服务绍兴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加大高校智能科技领域人才队伍引育力度,发挥企业科技人才实践优势,引导高校聘请我市人工智能优秀企业、科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切实发挥企业、研究机构优秀科技人才的教育引导和指导帮扶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

二是凸显应用性,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既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的战略要求,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地方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的内生需求。从2010年开始,学校立足“面向行业、突出专业、强化能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支持天津理工大学等有条件的市属高校筹建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整合校内资源,联合社会资源,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多渠道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在重点行业与区域的转化应用。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推进应用型建设体系。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不断优化应用型学科布局和设置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实施了2014、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紧扣“突出应用导向,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多样化、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OBE理念,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以成果为导向,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精准,力求把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不断创新开放办学机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平台共建、订单培养、模块嫁接、人才柔性共享和共建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创业实训基地等多元化合作方式,引导社会、行业企业参与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280多家企业深度对接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设置了一系列产教融合课程模块或专业方向。

强化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秉承“修德求真”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以党建引领,寓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于一体的全校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追求卓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学生专业和职业伦理教育,形成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的大思政格局。

三是对标高水平,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高水平的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追求。多年来,学校坚持质量为重、人才为本、特色为上和协同为要,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大力实施“四大工程”,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实施“博士教授引育工程”。近年来学校加大师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学科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如整体引进了包括俄罗斯外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浙江省特级专家和一批优秀青年博士等组成的土木工程团队。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9人,生师比为14.8∶1。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5.69%,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5.38%。柔性引进了一批院士专家担任“鉴湖学者”讲座教授。

实施“学位点建设工程”。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按照“全面推进、分层建设、重点突破”原则,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已经拥有13个硕士学位点,涵盖45个二级学科,覆盖90%的二级学院,硕士研究生已达797人。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教育学、化学、土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等“十三五”省一流学科6个。在最近公布的ESI学科排名中,学校的工程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

实施“重大平台建设工程”。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重点产业,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与科研平台。此外,学校积极与大院名所合作共建,先后设立了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绍兴分中心、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等一批共建合作科技平台。

实施“重大成果培育工程”。近年来,学校加大重大成果激励政策力度,科研整体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近5年学校教师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58项,其中国家级178项。在2011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基础上,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5项,其中国家奖4项。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为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绍兴文理学院院长)

作者简介

姓名:王建力 工作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