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教育宣传,拧紧思想“安全阀”。各地各高校依托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设置安全教育课程、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宣传,实现全媒体宣传、全资源融入、全方位覆盖,确保校园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设安全教育网络课程,发布安全教育课件,推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前置课程,内容涵盖人身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国家安全等,打造校园安全“云端教育”。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根据新生特点,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新生入学、军训和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将安全活动与安全知识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实践参与相结合、文字叙述与图像表达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浸润式安全教育氛围。四川成都依托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建立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安全教育教学体系,先后制作“红绿灯眨眼睛”“小心马路杀手”“应对敲诈勒索”“见义巧为”等专题课程。目前,平台已开通学校3097所、班级4.8万余个,学生注册190万余人,安全教师注册5.6万余人,全市学生、老师、家长在平台上累计学习1亿余人次,学习记录达9亿余条。华东理工大学编制《校园安全服务手册》《每周一案》发至每位学生邮箱,通过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北京林业大学建立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设立研究生班级心理委员,并将心理委员培训班与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纳入研究生“树人”党员骨干培训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兰州大学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地切实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要求,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江西省完善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平台,覆盖省、设区市、县三级校园及周边综治工作专项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和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时动态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面开展学校消防设施、校舍消防安全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324处,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并投入改造费用。山东省组织开展危房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鉴定为B、C级危房的校舍及时予以维修改造加固,对鉴定为D级危房的,能拆除的立即拆除,不能及时拆除的一律封存停用,落实拆除时间和台账。贵州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情况,对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彻底消除隐患。
各地要以本次开学督查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整改力度,切实做好开学保障,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力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抓紧抓实隐患排查整治,着力强化重点部位管控,织密织牢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校园安全网,全力维护校园安全,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教育部简报〔2017〕第40期
办学条件仍有短板。一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地区城镇学校学生人数较多,办学规模偏大,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生均占地面积、教辅用房面积、运动场馆面积不足。个别省份农村学校校舍陈旧,仍在使用“预制板”教学楼,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功能用房不足。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个别地区学校小学科学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存在聘请代课教师或非专业教师兼课现象。三是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有待加强。个别地区教师培训经费不足,对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培训不够,乡村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一些学校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能力不强,教学资源不足。
抓机制建设,强化责任“压舱石”。各地各高校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专班,逐级、逐岗位明确要求、落实责任,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全覆盖。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组,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及时研判部署有关工作。河海大学深入实施“蓝桥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当月安全信息,商讨工作方案,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校园安全工作作为各单位年终考评的重要指标。东北大学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二级部门—基层组织—区域责任人”的五级安全管理体系,五位一体、五层联动、一插到底。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安全工作网络,统筹做好管辖范围内人、地、事、物安全管理。河北按照“日巡查、周检查、月检查、季度总结”要求,建立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对发现的隐患情况及时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实行“谁整改、谁销号,谁负责、谁销号”,形成安全隐患“闭环式”管理体系。东华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和群防群治机制,定期通报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及交通隐患,研究制定联合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各地认真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方位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湖北省建立“1+N”的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安全工作领导体制、责任体制纲举目张和网络化管理。陕西省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办法》,对学校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警务室建设、技防、物防设施设备配备进行了制度规范。四川省攀枝花市、内江市初步建立起教育、司法及相关部门参与的学生意外伤害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学生意外伤害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508份,督促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周密部署,开学检查深入细致。一是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各地高度重视秋季开学工作,许多省份主要领导同志或亲自带队督查,或作出重要批示,或提出明确要求,有力推动了秋季开学各项工作的开展。天津市分管负责同志、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均亲自带队,深入各级各类学校检查开学条件保障和安全稳定情况,推进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开学工作汇报,就做好暑期学校安全工作和秋季开学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切实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云南、青海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和学校要从顾大局、负责任的高度,做好开学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二是超前谋划,提早部署。各地普遍在开学前夕进行专门部署,对开学工作和督导检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湖北在暑假前召开全省教育战线暑期及秋季开学工作视频会,会议直接开到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长,对放假前、暑假期间和秋季开学三个重要节点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暑假期间,又分别召开市州教育局长座谈会、厅机关半年度工作会,对开学工作做进一步部署强调。北京、安徽、江西、陕西、新疆等也在暑假前秋季开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内蒙古、江苏、云南在暑假中召开专门会议,对秋季学期教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三是全面督查,及时整改。各地认真对照开学检查重点内容,组织教育、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面开展自查、抽查工作,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落实意见和建议,确保开学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内蒙古对39个旗县区进行重点督查,边检查边培训边督办,各旗县区政府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做到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辽宁组成14个督导组,实现对省内各市检查全覆盖,并联合公安、工商、卫生、文化、行政执法等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和重点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整改,确保不留隐患,不留死角。湖北创新督查方式,将层层自查与省级督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普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节点查与随时查相结合、正面顺查与负面倒查相结合、系统内查与第三方调查相结合,并将督查情况与教育系统争先创优和教育资源配置挂钩,强化督查结果运用。海南、甘肃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跟踪落实,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县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
抓督导检查,把牢运行“稳定器”。各地各高校通过明察暗访、重点督查、自查自纠等方式,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突出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加强督导整改。黑龙江、江苏、福建等地组织进行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教育系统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完善整改流程,坚决防控火灾事故发生。青海印发《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围绕校园安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自查自纠、查漏补缺,确保专项督导检查取得实效。南开大学坚持单位普遍自查、校领导带队专项检查、小组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学生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专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实现安全排查全覆盖、安全隐患底数清。上海财经大学每月开展4次校内部门联合安全督查,发放整改通知单,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广西大学出台《校园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全面开展涉校涉生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对各种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置。
突出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各地以平安校园建设和护校安园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校车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食品卫生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等领域专项排查整治,切实解决影响学校安全的突出问题。安徽省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共查处违规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1030辆,查处不具备资格驾驶98人,查处违规驾驶行为238起,排查整改校车行驶线路1200余条。广东省广州市建立“校车使用许可审批平台”,规范校车使用许可。天津市在校园外部开展“高峰勤务、巡逻防控、排查管控、乱点整治”的“四堵安全墙”建设,确保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稳定。福建省三明市建立电子监管系统,完善“农村中小学食宿改善工程伙食管理平台”,即时监管,封堵安全漏洞。上海市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落实高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控和动态管理,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湖南省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无传销校园”创建活动和“校园贷”专项整治,保障广大师生合法权益。
从督导情况看,秋季开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但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条件保障、学校安全、办学条件、办学行为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教育部简报〔2018〕第29期
今年以来,各地按照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将大检查转变为大整治,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切实维护师生人身安全、保障校园平安有序。
各地各校高度重视秋季开学工作,认真贯彻有关工作要求,部署及时,措施有力,重点突出,条件保障准备充分,安全工作规范扎实,督导检查深入细致。总体上看,秋季开学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新学期教育教学开局良好。
抓重点部位,织密校园“安全网”。各地各高校着力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网贷安全等,多措并举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升级改造校园安防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案情管理、报警联动、智慧消防等多种功能,不断提高技防工程数字化、智能化、联动化水平。武汉大学针对校园面积大、地形复杂等特点,启动“深夜护学”服务,每晚安排5台巡逻车、10名保安在4个校区值班巡逻,接到求助电话5分钟内即到达学生指定地点并将其护送回宿舍。江南大学与属地派出所、交警队联合成立大学城平安理事会,合力做好校园周边非法营运车辆、无证摊点的取缔和监管,有序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郑州大学开展消防“进军训、进学校”活动,组织新生与消防支队官兵共同参加消防应急疏散实战演习等活动。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安全员、各楼经理、宿舍服务中心和学生自律委员会四级宿舍安全巡视体系,组建学生楼长、楼层长、宿舍长三层级队伍和宿舍设施设备维修队伍,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打造安全与舒适的宿舍环境。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着力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通过抵制不良“校园贷”主题讲座、分析典型校园案例、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网贷风险,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健全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各地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帮助师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山西省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建立安全教育提示提醒制度,实现安全教育课程化、应急演练全覆盖。福建省编制义务教育阶段《公共安全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实现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师资、课时“三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建设,建立了系统学习、科学评价、准确反馈的安全教育体系,确保安全教育深入有效落实。陕西省安康市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类应急预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持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多措并举,学校安全持续加强。一是加强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各地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方位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上海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防联控、联处联报工作机制,合力推动“明厨亮灶”“放心食堂”以及学校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江西完善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平台,覆盖省、设区市、县三级校园及周边综治工作专项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和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时动态管理。湖北建立“1﹢N”的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安全工作领导体制、责任体制的纲举目张和网络化管理。四川攀枝花、内江初步建立起教育、司法及相关部门参与的学生意外伤害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学生意外伤害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陕西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办法》,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警务室建设、技防、物防设施设备配备进行了制度规范。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各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标准,加大督查力度,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福建三明市建立电子监管系统,完善“农村中小学食宿改善工程伙食管理平台”,做到即时监管,及时封堵安全漏洞。江西开展涉恐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反宗教极端、反暴力恐怖警示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确保高校安全稳定。上海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落实高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控和动态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山东实施学校食堂餐饮质量提升工程,食品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湖南、四川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细化防控措施,增强防控实效,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广东广州市建立全国唯一一个“校车使用许可审批平台”,规范校车使用许可。三是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各地各校以“平安校园”建设和“护校安园”行动为抓手,切实解决影响学校安全的突出问题。天津在校园外部开展“高峰勤务、巡逻防控、排查管控、乱点整治”的“四堵安全墙”建设,确保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稳定。山东开展“护校安园”“平安行•你我他”“护苗”等专项行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湖南教育厅与省“打传办”联合开展“无传销校园”创建活动,与省银监局、省公安厅联合开展“校园贷”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部门联动,保障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广西召开全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现场会,全面整治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四是推动安全教育扎实开展。各地各校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山西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实现“安全教育课程化,应急演练全覆盖”,并建立安全教育提示提醒制度。福建编制义务教育阶段《公共安全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实现了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师资、课时“三落实”。河南编印《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高校宗教知识读本》,举办大学生宗教知识竞赛,开展高校反邪教宣传月活动等,加强抵御和防范宗教、邪教向校园渗透工作。宁夏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建设,建立了系统学习、科学评价、准确反馈的安全教育体系,确保安全教育深入有效落实。新疆扎实推进“去极端化”教育工作,发挥课堂功能、融入教材内容、管好教育阵地、丰富宣传载体和定期清查暴恐音视频等多种渠道,有效抵御了宗教对学校的渗透和影响。
为确保2017秋季开学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以新作风新气象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8月1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在全国组织开展2017年秋季开学专项督导检查工作。9月4日至15日,在各地自查抽查基础上,采取教育部党组成员带队重点督查和部分省份教育公安部门联合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秋季开学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本次督导以开学条件保障和学校安全工作为督导重点,突出对困难学生资助、统编教材使用、经费保障和溺水、食品安全、校车安全、学生欺凌与暴力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校园安全管理难点的解决及部署落实情况。督导范围涵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不同学段学校。有关情况如下:
强化学校安全工作。一是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全面提高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二是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积极做好与综治、公安、工商、食药监、文化、城市管理等部门的协同配合,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校园周边交通、治安、娱乐场所、违规经营摊点的整治力度,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三是强化重点领域整治。以抓学生安全为中心,加强对溺水、食品及饮用水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校园欺凌、反恐、非法传教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认真排查薄弱环节,切实把握事故规律,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开学保障工作仍有不足。一是条件保障不到位。部分地区个别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老化,部分破损设施设备未能及时维修,影响师生正常使用。一些地区部分学校图书、实验器材设备、音体美器材配备不足,学生宿舍、厕所、运动场地及信息化校园网络设施设备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二是经费保障不到位。个别省份高职生均拨款未能落实12000元标准,个别地区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未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个别地区部分学校债务负担较重,学校后续发展较为困难。三是控辍保学工作不到位。个别省份部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少年还存在失学、辍学现象,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学校安全工作仍有漏洞。一是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一些省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技防设施配备不全或不符合规范要求,安保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安全意识不强,专业素质不高。二是校园周边综合整治有待加强。部分地区学校门前占道经营现象和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警示标志、减震带等设施设备不健全。一些地区部门联动机制和作用发挥不足,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整治效果不佳。三是重点领域防治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地区农村学校对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及设备消毒等工作不够重视,水质合格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省份学校食堂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食堂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部分地区学校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消防标识安置不规范、高危化学品保管不够完善。部分地区校车安全管理不到位,学生乘用非法营运车辆及校车超载现象仍然存在。
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做好学校布局规划,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品质,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着力解决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民办幼儿园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主动与编制、人社等部门进行协调,科学核定编制,合理调配教师,加大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科学、书法等学科专任教师的配备力度,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三是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切实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切实做好开学保障工作。一是做好条件保障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切实做好校园校舍、教学设施设备和生活设施设备的修缮维护,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二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求,切实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经费需求。逐步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全面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三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强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协作,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家庭困难和特殊教育学生关爱工作,加大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力度,确保适龄儿童不因学习困难或家庭困难而辍学。
狠抓落实,开学条件保障到位。一是教材教辅监管规范有序。各地严格执行教材教辅征订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小学科学与书法和高校“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要求,确保教材教辅征订规范,发放及时,使用有序。福建全面应用“全省中小学教辅征订监管系统”,确保各地教材教辅选用征订符合国家和省教材教辅选用管理要求。湖南开展教辅材料专项整治,共挂牌督办问题线索36
件,立案
170件,党纪政纪处分120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辽宁分科开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师省级培训,为新学期落实相关课程提供充分准备。宁夏将“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高校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纪检机关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班子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二是教学后勤管理扎实细致。各地积极利用暑期时间,全面开展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运动场馆、实习实训基地及相关设施设备的排查整治、维修改造,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运行,确保满足新学期教育教学需要。山西建立后勤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专题研讨。吉林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江西组织中学化学教师进行装备应用与管理培训,规范管理化学物品、有毒物品的管理。四川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评估,推动实验实训工作良好开展。云南推广“6T”管理(六个“天天要做到”,即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确保饮食、住宿、用水、用电等后勤保障到位。甘肃于第一时间启动陇南暴洪灾区、甘南地震灾区学校抢险救灾工作,清除安全隐患,维修加固受损校舍,确保学校按期开学。三是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完善。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高职、中职生均拨款制度逐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山东、贵州分别组织开展高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和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推动各地规范完善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广东出台《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费补助管理办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申请、审核、发放等程序,健全资助工作制度。陕西主动与扶贫部门对接,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重点,建立困难学生数据库,为精准资助提供依据。兵团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第一师、三师、十四师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其他地区实施十四年免费教育。四是开学教育活动丰富多样。各地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题活动,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重庆、青海等积极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深入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多渠道开展“三爱”、“三节”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天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意见》,将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上海市教委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建立了“医教结合”专业服务协同机制,指导各高校积极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特殊学生数据库,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