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我校获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不仅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和改进包括思政教育在内的大德育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育人为本,知行合一躬身育桃李满天下;德育为先,德才兼备培养一流创新人才。12月9日,我校召开第四次德育工作会,系统规划今后5年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会议的主题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主线是: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党委书记胡凌云、校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张维维、纪素菊、魏志敏、程基伟、陶智等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张维维副书记主持。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探索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上海市教委于2017年3月启动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高校申报、专家评审、公开答辩等程序,我校从58所申报高校、23所答辩高校中脱颖而出,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

与会同志首先观看了视频短片《这些年,我们共同成长》,共同回顾了2005年德育工作会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校长怀进鹏院士发表了题为《今天的学生
明天的栋梁——构建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的主旨报告。怀校长指出,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巨变的环境当中,只有率先变革,通过质量和创新才能保障持续发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一流人才应具有学问思辨能力,而德育塑造的是一流人才的精神内核。大学是人的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这正是加强德育的意义所在。如何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学校实施了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长城行动计划”,强调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系统打造以课程体系为主体的第一课堂、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第二课堂、以育人环境为主体的第三课堂。德育工作一定要有载体,要聚焦前沿,找准方向,围绕科技与人文结合、跨文化交流、学生自主发展等推进德育和智育的深度融合。怀校长强调,学生工作干部是学校发展的期望、精英教育的保障,不仅是离学生物理距离最近的人,更要成为与学生心理距离最近的人。要提升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执行力,出思想、出实招、出方案,努力成为北航上空的雄鹰。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2015年学校综合改革中设置德育版块,聚焦学校思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系统设计思政工作,探索“三个聚焦、三大机制”统筹推进学校德育综合改革。聚焦课程思政,构建课程导师制度,在专业课程中试点编写课程思政要点,撰写课程思政案例;推进课外指导教师和课程导师参与带班制度,探索专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聚焦专职队伍、强化学生思政教师专业化育人机制,聚焦网络思政、推进信息平台保障机制。制定《上海海洋大学“十三五”德育教育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全员育人的“德育一体化”工作系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德,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总称。思想政治是指人的理想、信念、信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在个人身上的印记和表现。立德,就是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立德,就是要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引导青少年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委副书记程基伟做了题为《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工作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特点,从“促进个性化成才”、“提升学生工作的温度”、“实现学生工作一体化”、“突出提高学问思辨能力”、“三分辅导员、七分学生”等五方面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明确了“网络思政”、“书院制”、“学生工作国际化”三个重点突破的工作领域,并就工作的基本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他强调,学院是德育工作基础所在,工作重心所在,必须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彰显特点、打造亮点,形成各学院竞争互动、和而不同、亮点频出、精彩纷呈的生动局面,努力使我校学生工作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为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在学校以往德育工作、课程思政相关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上,校党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和研究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申报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校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对本次申报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经研究后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思政课示范课,从教学团队、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展示等环节全面呈现示范作用;由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牵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开设“中国系列”课程之“大国海洋”;由教务处牵头,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对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围绕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结合自身的知识范畴、专业特点和职业素养要求,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3门综合素养课程和10门专业课程开展专业课程试点。并在教委“整体试点校”申报必须条件下,结合学校特色,由学工部和人事处牵头,持续推进课程导师参与带班,与辅导员在学生培养中错位互补工作职责,发挥课程导师在提升所带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中的作用;由教务处和团委牵头,继续完善课外指导教师制度,形成“学生有需求、教师有呼应、资源有配置”工作响应机制,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外实践指导,切实推进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由学工部牵头探索学生思政教师成长发展机制和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政工作,
坚持服务切入,将思想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服务,构建面向师生的综合信息数据平台,通过服务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增强渗透力。学生工作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整合全校资源、协同申报,对我校课程思政的前期基础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今后的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并由校领导带队完成答辩工作,使我校顺利获得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试点校”。

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人、成功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德才兼备”这个中华民族鉴别和选拔人才的标准。宋代的司马光对德与才的关系做了分析,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认为“德”不仅是人才构成的基本内容,而且在人才成长中具有统帅和导向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实现做人的尊严;才能走向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如思想道德败坏,再好的气质和风度也会黯然失色,再多的学识和才华也会误入歧途。因此,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不仅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构成要素,而且是整体素养的核心。

之后,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赵慧洁,后勤保障处处长张慧渊,教师代表、“我爱我师”十佳教师称号获得者、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孙玉泉,导师代表、教书育人优秀导师、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红,辅导员代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获得者、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宋晓东先后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引导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今后,学校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在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带领下,通过科学的课程思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公民。

立德树人需要整体德育支撑

胡凌云书记在最后的讲话中指出,要在贯彻落实本次会议提出的学生工作大纲和10个会议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明确阶段德育工作目标,强化基本工作规范要求,设计可操作的、分层次的实现途径,克服因人、因事、因时而不同。要以“功成不必在我”之心,切实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学校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育人的目标转,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应相互融入、双向互动、共同推进。他强调,做好德育工作必须有精干强大的德育队伍:要加强以专职辅导员、思政教师为核心的专职队伍建设,鼓励支持他们借助思政职称序列等平台,努力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要加强以半脱产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为主体的兼职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要求,加强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要加强“三育人”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要发挥好学生骨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使每一名学生通过大学教育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供稿:党办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生工作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思政教育体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初中德育、高中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上升。从而整体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下午,与会人员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同志纷纷表示,此次德育工作会议准备充分,提出的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北航的特点。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切实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构建更加强有力的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德育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构建整体德育目标体系要做到: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构建过程中,力求实现德育内容,循序渐进;科目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参加此次德育工作会议的有机关各部处及部分直附属单位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分党委和直属党支部书记、本科生教学副院长、研究生教学副院长、副书记、研究生指导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代表、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工作干部。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整体构建德育途径体系就要求:德育途径,对应内容;一项内容,多条途径;有主有辅,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形成合力。还要把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的手段。在教育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而构建德育方法体系则要求根据内容,对应途径;多种方法,优选组合;辩证思维,鼓励创新。

完善德育管理和评价

德育管理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德育管理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就领导体制而言,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

最近,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校党组织是党在学校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负责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参与决定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领导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从构建整体德育角度看,加强中小学党的领导势在必行。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督导检查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保证作用。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构建德育评价体系应该做到三级评价,体系健全;指标体系,科学简明;坚持遵循评价原则,正确掌握评价方法。而加强德育评价的关键就在于把德育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