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用: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

加强创业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简单地以创业成败论英雄。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此意义上,比起创业技能的训练,创业价值观教育更为重要,推进创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固本强基。

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64号),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文件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此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了在“十三五”期间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要求高校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记者:您认为本科人才培养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何在?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教育战线落实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和教育部对此已经做出了重要部署,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

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为核心的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该有利于人才培养。离开了人才培养,其他方面即使达到“一流”,也不能证明一所大学是一流“大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大学”了。而遍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其在人才培养中又都普遍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这不仅是因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和赢得长期认同的基础,而且是因为本科教育是大学展示办学质量、服务社会和履行使命的最重要平台。在一段时期内,通过专门项目改善大学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应该是进一步发挥前期建设效益,促进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大学内部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良好生态,整体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时期了。

洪大用: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主体部分,加强和改进本科人才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国务院2015年下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了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要求高校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提升教学水平,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和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势大好时,也要警惕出现盲目跟风和冒进的苗头,特别是要澄清对创业教育的一些误读和误导。其突出表现有三:一是视野狭窄,将创业的“业”简单理解为“企业”;二是急功近利,盲目鼓励学生脱离专业学习过程,过早介入创业实践;三是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创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简单地以是否创业成功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养成。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之宗旨,致力于实现“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将持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从2011年开始,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校在总结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实施。我们的“路线图”明确强调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了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为核心的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该有利于人才培养。遍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其在人才培养中又都普遍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这不仅是因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和赢得长期认同的基础,而且是因为本科教育是大学展示办学质量、服务社会和履行使命的最重要平台。在一段时期内,通过专门项目改善大学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应该是更进一步发挥前期建设效益,促进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大学内部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良好生态,整体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时代了。

事实上,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能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因此,真正“建功立业”的人可以说都是创业者。创业的“业”并不仅仅是“企业”,以创造性的精神和能力成就事业都可看作创业。创办企业固然是创业,创新管理模式、创办社会组织、创新研究领域、创建新学科乃至在就业岗位上从事创造性工作,都可说是在创业。如此理解创业,才更为科学全面。

结合学校传统和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我们以促进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着眼于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为承担使命、奉献社会并逐步成长为未来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打下扎实基础。在学校制定的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继续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记者:您认为在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凸显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大力推进创业教育也不能走向盲目鼓励学生脱离课堂、脱离专业、脱离学校而跻身商海,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个人成长的风险,而且会加剧社会整体的风险。青年学生们心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这是客观事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努力将学生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转化为真实的能力。这样一种转化的过程离不开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和必要的创业训练和实践。针对传统上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不足,我们要大力加强创业实践环节,但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并为特定学生提供精准指导扶持的同时,还要着眼长远,完善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更加重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意识普及和精神培育。

笔者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当前尤其要强调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要方面。

洪大用:对于中国人民大学而言,本科教育始终是我们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始终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始终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是我们首要的战略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创业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简单地以创业成败论英雄。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此意义上,比起创业技能的训练,创业价值观教育更为重要,推进创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没有宏大使命感的内在驱动,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创造动力,也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创业成功。因此,开展创业教育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等的培养。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利诱人、以术导人,价值观的素养才是教育之本,才是决定学生能走多远、飞多高,能在多大的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关键因素。

一、切实注重学生适切价值观的养成

从2011年开始,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校在总结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实施。我们的“路线图”明确强调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了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结合学校传统和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我们以促进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着眼于全面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为承担使命、奉献社会并逐步成长为未来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打下扎实基础。在学校制定的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继续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在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理念,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目标激励学生学习成长和创新创业。学校方面特别重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健康人格,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现在多样化的课程、讲座建设和持续推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创业训练包括学生自主训练和导师指导的训练、创业竞赛等形式。创业实践包括有组织的观摩见习和学校自主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三是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新精神勃发产生创业的动能。创意是基于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的一种考量。

古人曾说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谈到“为学与做人”时,也优先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哲学、政治、经济等专门知识只是做人的手段,即使样样学得精通也不等于达成了做人的目的。只有具备智、仁、勇的品格,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才能驾驭和善用日益增长的知识。

记者:人民大学通过哪些具体措施打造一流的本科人才教育?

为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协同育人非常重要。为了在学校内实现协同,学校成立了跨部门、跨学院的创业学院,着眼于整合各种创业教育资源,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导师队伍,促进跨学科专业学习,完善创业训练环节。此外,还重视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推进创业教育,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创业教育氛围。

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现代组织,高等学校也应该把养成适切的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适切的价值观是养成健全人格的基础和支柱,是学生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决定学生能走多远、飞多高,能在多大的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关键因素。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洪大用: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我校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尤其体现在大力推进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点方面。

在当代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着力培育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的国家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是发展中的民族,我们的人民也是发展中的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依然面临这种严峻挑战和风险,需要一代一代地接力奋斗。人才培养的实践也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那么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学习和创造动力,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

其中,养成学生适切的价值观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除了持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外,还积极探索开展诸如加强校史教育、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城乡基层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将公益服务纳入毕业学分要求、促进朋辈互助与引导、推进互联网思政等多方面的特色教学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经验表明,加强价值观教育不能止于简单、抽象的说教,这样效果有限,甚至会走向反面。养成学生适切的价值观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除了持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外,还积极探索开展多方面的特色教学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现简单举例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决策,这项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系统工程有力推进了我校更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自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9所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之一起,我们积极开展了系列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始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始终贯彻“立德树人”之理念,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之目标激励学生学习成长和创新创业,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现在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讲座建设和持续推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创业训练包括了学生自主训练和导师指导的训练、创业竞赛等等形式。创业实践包括了有组织的创业观摩见习和学校自主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三是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我们认为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新精神勃发产生创业的动能,创意是紧密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的一种考量。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是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一条特色路径。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持续不断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校史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延安组建的陕北公学,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到1950年正式命名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这所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致力于培养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各行各业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创造了光荣的历史。我们不仅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校史教育,在平时也开展多样化的重温校史活动,特别是组织开设专门的校史课程,用校史、校友、校训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图片 1

二是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经典。曾经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李文海教授说过:一个不讲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重视历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代代相传的悠久历史。引导学生熟读历史,不仅可以增进对民族的了解和认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鉴古知今,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我们把阅读历史经典列入必修学分,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指定与自选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结合、阅读与实践结合等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育了全校性的浓厚的读史氛围。

(2015 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海外创业实训孵化基地)

三是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当今世界是多元的,当代大学生应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有着对多元文化的基本了解和尊重。我们注重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经典,自然包括了世界历史与文化的经典著作。不仅如此,我们还组织开设了大量的跨文化沟通类的课程和讲座,特别是举办国际小学期,营造跨文化跨国家交流学习的氛围,取得了很好效果。同时我们还采取多种措施,扩大中国学生出境和境外学生来校交流学习的机会。

与此同时,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等要求,我们在“双一流”建设中特别重视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除了连续9年举办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小学期、大力推进英语教学汉学、扩大学生国际交流、改进留学生培养等等之外,我们继续从大力推进多元国际化、双向国际化、国际性的共构、内涵国际化、主动国际化五个方面切入,致力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四是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这既是专业教育的重要路径,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我们除了由各学院组织常规性的实践教学之外,每年夏天都由学校组织数以千计的同学,分赴全国各地农村,开展“千人百村”社会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最基层,了解民生最前线,激发学生服务人民、建设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对于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促动仍然有很大不足。我们认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过程。因此,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切实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力地直击教学过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推进教学过程优化,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正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期通过教学过程持续优化提升教学水平,即:确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导向,坚持以转变学习方式为中心;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专业性支持,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完善并落实教学过程控制的各项制度安排;充分重视学情分析,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在高等学校营造整体性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氛围,尊重和呵护教学学术,强化高校教学社区建设,培育健康的教学文化,切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组织开展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

五是将公益服务纳入毕业学分要求。学校倡导学生“行为精英,心为平民”,要有人文关怀、服务意识,关心、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学校和学院的各类公益服务社团,组织广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扶贫支教、法律援助、文化助残、环境保护、人道救助等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并进行评估考核,强化学生公益意识、服务精神。

六是促进朋辈互助与引导。社会学研究表明,同龄群体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让学生彼此交流、相互学习、自我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机制。我们除了举办品牌性的“红船领航”计划,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之外,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和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系统工程,意义十分重大。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的重要部署和明确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等学校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目前,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着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十三五”期间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是重点工作之一。

应当认识到,在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地做加减法。比如说增加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增加一些实践育人环节,增加一些创业平台,甚至增加一套教育体系,而相应减少一些课程、培养环节,甚至盲目鼓励学生脱离专业学习,过早介入创业实践。如果这样做,可以说是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种误读,其实践的效果肯定是有问题的、不可持续的。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质是引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的改革,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里,“融入”很重要,必须以创新创业教育促发人才培养体系的“化学反应”。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应注意对“创业”的科学理解。事实上,能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真正“建功立业”的人,都可以说是创业的人。

创业的“业”并不仅仅是“企业”,以创造性的精神和能力成就任何事业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创业行为。创办企业固然是创业,创新管理模式、创办社会组织、创新研究领域、创建新的学科乃至在任何就业岗位上从事创造性工作,都可以说是在创业。如此理解创业,才是更为科学全面的,也在实践上可以开拓更为广泛的创业空间,促进学生的多元成长,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创新促创业,寓创业于创新,可能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方向。大学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环节、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课外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学习评价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素质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前提。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要科学看待学生的创业实践。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盲目地鼓励学生脱离课堂、脱离专业、脱离学校跻身于商海,不仅会增加学生个人成长的风险,而且会加剧社会整体的风险。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这是客观事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努力将学生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转化为真实的能力。这样一种转化的过程离不开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和必要的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针对传统上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不足,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创业实践环节,但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并为特定学生提供精准指导扶持的同时,还是要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坚守和完善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更加重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意识普及和精神培育。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着眼于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于学校内的教育资源,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大力推进校校之间、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的广泛合作,充分发挥校友的积极作用,整合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践,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最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必须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一定意义上,比起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而言,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教育更为重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创造动力,也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因此,我们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利诱人、以术导人,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等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在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始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始终贯彻“立德树人”之理念,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之目标激励学生学习成长和创新创业。我们特别重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现在多样化的课程、讲座建设和持续推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创业训练包括了学生自主训练和导师指导的训练、创业竞赛等等形式。创业实践包括了有组织的创业观摩见习和学校自主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三是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我们认为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新精神勃发产生创业的动能,创意是紧密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的一种考量。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是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一条特色路径。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三、以创新思维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与全球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治理,由此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十二五”期间,出国留学总数达到215万人,大大超过自改革开放后32年的总和;国家公派留学8.89万人,年均派出量是此前32年间年均派出人数的3.5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合计160万,是此前32年的2.7倍。2010年之后来华留学达到202万人,超过此前30多年的总和。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在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高起点和示范性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全国累计新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约700个。

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因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大学的理念、大学内部的治理、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乃至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无不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当然,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之后,也逐步彰显出自身特色。在一些特定的阶段,中国大学甚至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时至今日,大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仍然是向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实际上是向西方的大学看齐。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也还是学习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法。这样一种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变化着的世界格局不适应,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利益要求不适应,与具有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相适应。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创新思维。

一是大力推进多元国际化。目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仍然是西方国家,超过70%的留学生集中在美、英、澳、加等国家,国内大学引进的所谓优秀师资、学者也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象有其现实合理性,特别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西方的先进方面值得学习而且是实用的。但是,世界毕竟不能等同于西方,不能以西方技术经济的先进性遮掩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和平相处更需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当代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真正的全球视野,需要保持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尊重和关注,培养学生更具国际性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事实上,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家利益所在也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政治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全面了解,培养大批能够落实国家战略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既要关注西方,也要超越西方,真正适应多元世界的现实。

二是大力推进双向国际化。国际化不能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而应该是相关主体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好的做法,不断改进我们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总结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特色和先进性,并直面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推动西方国家了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办“国际小学期”、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的实践中,就非常强调“双向国际化”的推动,强调中外教师、学生之间平等的双向沟通与交流。需要指出的是,双向国际化也体现在我们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招收发展中国家留学生,为这些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计划地鼓励、引导中国学生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学习,增进对他们的了解。

三是大力推进国际性的共构。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今世界与几十年前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称霸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一百多年前列强瓜分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两三百年前西欧北美力量崛起影响的世界也是大为不同的。与此相应,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不断演变的一面。简单地说,国际性不是静态的一层不变的等待着某个国家或者大学去学习、体会和实践的东西,而是在不同主体的不同实践中被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东西,它是有关何为先进、何为标准、何为正确、何谓规律等的一系列观念。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对“化”什么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自觉和积极的建构。

四是大力推进内涵国际化。学生交流学习、优秀教师交流互换、优秀教材和课程资源的引进,乃至先进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都是表层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要落地生根,要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涵的国际化,要真正营造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管理乃至相应的人员素质和硬件支撑系统等,都要体现国际化,否则国际化就只是暂时的标签,或者与学校常规人才培养脱节,成为两张皮,至少也是不均衡、不全面的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际小学期就是试图以开放促改革、促建设,推动形成全面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实现学校深层的内涵国际化。

五是大力推进主动国际化。在一段时期内,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国际化是被动的、反应式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往往导致对本民族教育传统、教育体系信心的丧失和全盘的模仿、借用。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也是非常丰富并极有启发、推广价值的。我们应当对本民族、本文化以及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和自信,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的高度,积极主动地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没有主体意识和充满自信的国际化,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国际化。

四、通过教学过程持续优化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持续增加,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大学校园面积得到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大幅提升,各种称号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特别是科研成果数量持续增长,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按照国际发表情况的各种排名表明,中国很多大学和学科在国际排名榜中都获得越来越靠前的位置。但是,与此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呼声却是越来越强劲,中国大学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显著地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和各高等学校也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比如说,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路径;扩大学生国际交流,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供教学质量保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又在整体上具有为改进人才培养营造环境和优化条件的特征,表现出某种绕着核心矛盾走的倾向,对于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促动仍然有很大不足。

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什么?是教学过程。师资水平再高,没有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指导等各个方面,不能让学生受益,就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那些高水平的师资就只是一种摆设。同样,大楼盖得再漂亮,教学实验设施再先进,如果不能与教学过程的改进相结合,也是无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绩再突出,如果不能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不仅不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甚至会演变成弱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因素。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切实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力地直击教学过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推进教学过程优化,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一是要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专业性支持,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并非师范类毕业,所接受的教育学训练非常有限甚至是空白,他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教学实践也有不足。一些教师科研做得好,但是并不一定胜任教学,特别是能够识别并依据教学对象差异调整和发展教学方法。因此,高校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类的专业机构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就很重要,是直接有利于改进教学过程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仅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分析、诊断和教学改进服务,还对新教师施行教学准入制度,只有培训、考核得以通过的教师才能正式走上讲台授课。

二是要完善并落实教学过程控制的各项制度安排。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依赖于健全细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覆盖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评估改进的各个环节,应该是一个闭环体系。例如,(1)课程开发设置的程序性规定和科学论证制度,开设课程不能变成教师个人的随意行为;(2)课程教案的集体讨论制度;(3)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发布和执行制度;(4)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制度;(5)教师课外接待、指导学生制度;(6)学生评教制度;(7)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评估制度;(8)同行评估和改进课程制度,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协调的过程,不仅仅是单个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更不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在2013年颁布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其核心任务就是完善教学过程控制的制度体系,促进全面的研究性学习。

三是要充分重视学情分析,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大体上,沿袭至今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等都有不足,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单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实际上就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难点所在,认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最能适应学生特点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至于因材施教,由于生师比过高等原因,更是难以做到。因此,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不重反馈的单向施教和强制性灌输,这样的效果自然是不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生入学伊始,就为学生配备优秀教师做导师,以15个左右学生为单位,由优秀教师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在促进教师了解学生和指导学生学习成长、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密切师生关系等发面都发挥了很好作用。

四是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发展是具有革命性的,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大学中的教育过程也已产生巨大冲击。从消极层面讲,现在课堂上学生带电脑、玩手机、上网等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学校采取简单禁止的做法,效果并不好。若从积极层面看,信息技术发展实际上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革,教师、教材不是仅有的信息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超越时空及时、便捷地获得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虽然信息技术发展也同样导致了知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代际差异的存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往往不如更有学习优势的学生,所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存在着明显的方法上的错位。就此而言,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课程教学提供支持、协助和服务,就是非常紧迫的课题。一些在线课程和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改进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启示,需要予以适当推广。

五是要进一步在高等学校营造整体性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氛围,尊重和呵护教学学术,强化高校教学社区建设,切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组织开展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校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的。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投入,把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同样视作学术范畴,给予同样的肯定和激励,甚至应该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给予教学创新更大的激励。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基础毫无疑问应该是“教师”,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如果相关制度设计诱使教师淡化、偏离这一身份认同,就会弱化教学社区、弱化教学投入、简化教学过程,从而弱化人才培养,最终使高校偏离自己的核心使命。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