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问:如果孩子跟你说“妈妈,没人跟我玩”,你该怎么说?
我家孩子快3岁了,又一次带她下楼,他看到有别的大孩子就追着人家跑,想跟人家玩,可是因为不经常下楼和这些孩子不熟悉,所以人家不带他玩,晚上睡觉就哭边哭边说梦话什么都不和我玩之类的,这可怎么办呀?
文丨福林妈咪
专家解答
谢谢悟空的邀请。
小唐以前曾经在幼儿园做过幼师,后来生宝宝就一直辞职在家。她家宝宝现在是2岁半,到今年夏天就差不多可以入园学习。她最近就和婆婆聊之后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希望婆婆能每天帮她接孩子,这样她就可以回去上班了。
宝宝渴望玩伴,尤其在缺乏玩伴的情况下,想与别人一起玩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有时,大家愿意与熟悉的伙伴玩,比较生疏的面孔便会遭到拒绝。
这个问题,我还是特别有条件回答的。我们家阳阳小的时候,平时都是带她跟姐姐一起玩,有一次姐姐去上课了,我自己带她去游乐场玩。然后呢?他自己玩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妈妈你看没有人跟我玩,小朋友们都不跟我玩,我想找姐姐,。”
“妈,今年夏天我去上班,你帮我接孩子吧,早上我和他爸上班送孩子,晚上下班赶紧回来,你就在家陪孩子玩儿两个小时。”
妈妈可以试着这样:如宝宝缺乏发出邀请的能力,你教他说“我跟你一起玩儿好吗?”,如宝宝缺乏主动参与、商量沟通的能力,你教他表达“咱们一块儿玩儿好吗”面对宝宝缺乏承受被拒绝的心理,遭到拒绝就十分的不开心,你可以告诉宝宝,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愿意和大家玩的,你要学着告诉别人你喜欢他,想跟他一起玩,如果别人不想跟你玩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去找别人玩,还有更多、更好玩的东西在等着我们。
这个时候,我就发现,原来他因为平时都是由姐姐带着,并不知道怎么自己找小朋友玩。
没想到婆婆却说:“幼儿园也就是带着孩子玩儿,认识个东西,我都能教,不如让孩子在家学,或者过两年再上幼儿园。每个月学费这么贵,比你工资还要高,你原来也教过小孩儿,不是正好可以在家带孩子吗?”
我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想跟谁玩呢,妈妈带着你去跟他一起玩,行吗?”
小唐没想到婆婆还会这么想,有心解释幼儿园并不是简单的带孩子玩儿,却又不知道怎么解释。
嗯,他看着我说:不。你陪我玩儿吧,我不想跟他们玩,他们也不跟我玩儿。我说,那好吧,然后我就陪着他搭积木、玩海洋球或者玩滑梯……这样玩了一会儿,她在滑梯旁边看到一个小朋友,倒着爬滑梯,他也想学着那样玩。我一看,好机会啊。
之前网上也流行一篇文章,是讲一个十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告诉家长,幼儿园没有去的必要。
我先问阳阳,“你是不是也想像这个小朋友这么玩啊?”他点点头。于是我接着说,我帮你问问这个小朋友怎么玩的吧?我转身对小朋友说:“你好,这个小朋友叫阳阳,他想问问你,这个是怎么爬的啊?可以吗?”
很多人都对幼儿园有误解。有的人觉得幼儿园尤其是小班就是个带孩子的,学不到什么东西,可以不去上,也有的人批评幼儿园超前教育,提前学了小学知识对孩子的发展规律并不好,还有的人觉得幼儿园是很好的帮忙带娃的工具,恨不得两岁半就把孩子送进去……
那个小男孩点点头,热心的教起了阳阳怎么爬。一会儿,俩个小孩子就一起跑着玩去了。
这次之后,我经常带着阳阳自己去公园,去游乐园,引导他如何跟小朋友打招呼。可以先介绍自己比如“我叫阳阳,你叫什么啊?”“我想跟你一起玩,好吗?”或者出门前给孩子那个玩具“这是我的恐龙,我们一起玩好吗?”
在孩子6岁前,不管是婴幼儿时期,还是幼儿园时期,都属于早期教育的范畴,在不同的阶段,孩子有不同的发育规律,教育者也有不同的教育任务。
刻意锻炼孩子的这种主动打招呼的能力,我认为让孩子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比等着让其他小朋友过来找他玩,更可以触发孩子的独立性。
3岁之前,宝宝最大的需求是妈妈在身边给他带来的安全感,而此阶段宝宝需要掌握的认知更多要家庭来教育,比如生活作息规律的建立,动作的发展、秩序的敏感期等等。
现在阳阳上幼儿园了,我跟老师沟通,老师说,他人缘特别好,跟谁都可以玩到一块儿去。
3岁之后,孩子会有社交需求,发展的关键期也到了例如计数能力关键期、认识、书写符号敏感期、人际关系敏感期等,此时孩子需要的就是一个能提供社交和专业教学过程的机构来进行。
那么下次,当孩子告诉我们说,没人跟他玩的时候,可以先试着理解孩子,陪他一起玩,然后带着他去找小朋友玩,前几次家长可以给孩子示范,不要急着让孩子自己去完成独立跟其他小朋友打招呼的过程。
当然,如果父母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教育孩子,也知道如何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家庭教育对比学校教育的不足,那么我们确实不一定需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大的把握,把学前教育交给专业人士,总会比我们自己来要强很多。
只要家长示范到位,相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棒的,过不了多久,他就可以主动找到小朋友一起玩了。
那么幼儿园到底有什么优势,是爸爸妈妈在家一个人教孩子做不到的呢?
一、科学性
我是小杨,80后宝妈,有十年的育儿实践经验愿意分享给大家,欢迎点击关注。
幼儿园不管是活动还是课程教材的设定,都是有依据的。结合儿童发展基本规律,做出系统的全盘的规划,并且研究了每个活动在进行中能起到的作用,以及课程能够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经过很多专家的研究,以及多年的实践,包括实行过程中来自老师和孩子表现的反馈,最终才确定的,对于发展孩子的观察、思维、记忆、注意、想象、创造等智力维度,以及身体正常发育与机能协调、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这个问题相信几乎每个带娃的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话会出现在很多场所,我把自己遇到过的跟大家分享下:
而家长在家教孩子,则更多是都一榔头西一棒槌,既不系统,也不规律,即使是带着孩子玩儿,也往往达不到老师带着玩儿的效果。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 ,在家
因为我是个全职妈妈,所以多数时候我会陪孩子游戏或者看书。有时我需要做家务或者处理一些事情,她就会站在我旁边说“妈妈,没人跟我玩”,她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妈妈,你别干了,陪我玩吧。”
每当这时我都会很认真的告诉她“亲爱的,我知道你有点孤单,我很想陪你玩,但是现在不行,我必须要处理完更紧急的事情才能陪你。这样我才不会在游戏中突然离开,我们才有充足的时间一起玩。你愿意等我一会吗?”一般我女儿就会搬把凳子坐我旁边看书。
要点解读:虽然话术不一定相同,但是必须让孩子学会等待。
比如,很多妈妈会提前教孩子数数,从1数到10,但是往往只停留在让孩子背下来的阶段,如何让孩子真正理解“数”的含义。
在外玩耍
这样的情况我只遇到过一次,因为一般情况下小丫头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就在不久前,我带孩子在公园里玩,难得的小丫头主动去找人家玩,可惜失败了,于是她伤心的告诉我“妈妈,她不跟我玩。”
其实她的潜台词是“妈妈,你能让他跟我玩吗?”这个我肯定是不能帮忙的,那我就会告诉她“我们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想和人一起玩,有些时候我们可能需要独处,那也许这个小朋友现在更希望自己安静一会儿,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是吧?”同时我也会给她提出建议,“你可以先到旁边去玩你的玩具,如果这个小朋友或者说其他的小朋友觉得有趣,可能他们非常乐意主动地加入你。”
解读要点:这个时候孩子应当学会的是尊重他人的选择。
再比如,同样是玩儿乐高,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完成复杂的图纸,但是在家中,孩子常常玩儿十分钟就不玩儿了,或者无法实现游戏本身的开放性,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不到施展。
在学校
冬天的时候我女儿因为要到南方去过冬,休了一个长长的寒假。四月份回来,到幼儿园第一天回家告诉我“妈妈,没人和我玩儿。”她当时情绪是非常失落的,因为原先她的人缘很好,在班里也有很多好朋友,所以现在形成了明显的落差。这个时候她的潜台词是“妈妈,他们都把我忘了。”
我会先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告诉她“亲爱的,我知道你很难过,但分离之后的重聚,相互适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你告诉我,你今天都做了什么?”她说“我今天就一个人玩儿。”那我就会告诉她“看来你并没有尝试着去和小朋友交流,你并没有告诉他们你还和以前一样,希望加入到他们当中。你不说他们怎么会知道呢?也许他们还认为你不愿意和他们玩儿,不敢主动找你。”
之后第二天她就主动的去和小朋友玩儿,当天回家就很开心。
解读要点: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孩子应当尝试去努力获得友情。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二宝今年5岁多,他最近最爱说的话就是“妈妈,我好孤单”。和题主问题差不多,但是题主的问题不同场所反应的问题也不一样。
二、幼儿园是集体环境
二宝在家里总说,“妈妈,我好孤单”
我是全职宝妈,下午接完孩子陪他看书或者玩,每当晚上做饭的时间,他经常会对我说“妈妈,我好孤单”。哥哥晚托班写作业,宝爸下班晚。
孩子说这话的时间,我就会告诉他,妈妈需要他的帮忙,然后安排点简单的家务给做,或者有时候要他等一下,忙完手上的事陪他玩(让孩子学会等待)。或者宝爸在家,就让宝爸陪他看书或者下围棋。或者我反问孩子他想做什么,他会告诉我想玩手机,我也会根据情况做安排。
孩子说我好孤单的时候,我请他帮忙,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帮助别人很快乐。而且培养孩子帮忙做家务的好习惯。记得孩子帮忙一定要及时感谢和表扬。
孩子说我好孤单的时候,我请他等待,现在的孩子通病都缺乏耐心,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利于这个机会,让孩子学会等待,告诉他妈妈也有很重要的事要做,忙完才能陪他,这样孩子知道学会为他人考虑。
孩子说我好孤单的时候,请老公帮忙陪伴,现在男人下班工作累,正常情况下都是机不离手,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爸爸高质量的陪伴,平时要和老公沟通好,多抽空陪孩子玩游戏或者看书。
3岁前,孩子对玩具的需求大于玩伴,3随后,孩子对玩伴的需求会大于玩具。
孩子在外面说:妈妈没人陪我玩
我家二宝只会在家里说没人陪我玩。在外面,他很快就能和小朋友打成一片,这和他的生活好习惯有关。平时喜欢陪孩子亲子阅读,教他做一个懂礼貌,会礼让,会分享,守规矩的好孩子。
孩子对妈妈说,没人陪我玩。你要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孩子胆小不会和别人沟通;还是别人不愿意和孩子玩?知道原因,对症处理就可以。如果都不是,你可以鼓励孩子,加入别人的队伍,陪别人玩。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如有别字,请多多包容。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供我们参考。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有免费实用的音频亲子课程和中医育儿方法,有需要的请关注留言。努力像阳光,温暖每个人;传递正能量,关爱每个孩子
我对孩子说的是,只要你足够优秀,成绩好,有礼貌,言行举止大方得体,干净清爽,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懂拒绝,自然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真的有成效,简单一句话,胜过说一篇大道理,以前我儿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没什么小朋友愿意和他玩,因为他不爱干净,他每次问我,为什么没小朋友愿意跟我玩,我慢慢套出他话以后,就一直这样教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以前他小,不懂,说了又忘,忘了又说,现在四年级了,基本和班上的男生打成一片,称兄道弟了,成绩还不错,女生也乐意和他玩,现在问他,和班上的同学相处得怎么样,有人和你玩吗?他总是满脸开心的说,相处的还不错,还说基本上都是好朋友!
如果孩子跟我说“妈妈,没人跟我玩”,我会觉得我的孩子有些社交恐惧。因为都是第一次见的陌生人,孩子不会主动去找人一起玩。孩子在向妈妈寻求帮助。
妈妈可以带着孩子去找小朋友玩,比如教孩子打招呼,您好:”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您好:”小朋友,我们一起玩好吗?小朋友你喜欢玩什么呀,你叫什么名字等等?然后要介绍自己,比如我叫小明,我想同你交朋友,我今年5岁了,这是我的妈妈,这个是我的玩具可以给你玩等等。
妈妈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小区、公园、游乐场玩,妈妈遇到陌生的孩子带孩子主动去打招呼,妈妈也要主动和陌生孩子的父母打招呼,孩子就会学着妈妈做,时间长了就会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就可以一个人找小朋友玩了。孩子也会变的更加开朗,也能从社交中感受到开心和快乐。
上上届,有个女孩活泼开朗,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她跟妈妈说:妈妈,我没有朋友,没有人跟我玩。
当她母亲告诉我这件事,我震惊了!
在我印象中,她似乎没有安静的时候,哪里热闹哪里都有她。经常见她和几个孩子在一起,为何她说自己没有朋友呢?
我仔细回忆生活细节,终于想明白了,看似热闹的背后,其实她从没有融入集体过。
表面看哪里热闹哪里有她,其实她都只是一个旁观者。
这与她自己的行为有关。她喜欢到处溜达,即使正在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玩的正开心呢,她也会不顾他人,转身离开。
为了验证我的判断,第二天我安排了一次谈话活动,谈话主题就是“帮助**找朋友”。
让我震惊,也让女孩难过的是,竟然有许多孩子直接拒绝与她做朋友!
她有点难过,我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们听听他们为何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他们不喜欢你的哪一点,我们努力改正,好不好?
我又转头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你们应该给**一次机会。
孩子们七嘴八舌,聊出各种问题,有的我忽视的细节竟然也在孩子们眼里。
有个女孩更是一针见血:她老破坏规则!
……
作为一名老幼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孩子的世界看似简单,也未必简单,孩子是否有朋友,是否被欢迎,需要他们自己努力。
多年工作经验总结,没有朋友的孩子大多存在这些问题:
1、过于安静,不会玩。
有的孩子坐在那里一点动静没有,即使有人找他玩,他也没有回应。时间久了,自然没人找他玩。
家长包办代替太多的孩子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2、没有规矩的孩子。
有的孩子行为散漫,爱哭闹,这样的孩子也难被集体欢迎。
我班有两个女孩刚入园时钻爬桌子,哭闹,碰到别人不愿道歉,发现其他孩子都不太靠近她们。
国庆前一周,她们行为转变,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明显被其他孩子接受了。
3、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
总有家长会说:我家孩子真傻,别人打他也不记着,还老和那个孩子玩。
那是因为他们可以选择的游戏对象少。
在幼儿园,伙伴们多,没有几个孩子会选择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做玩伴。
4、爱撒娇、爱哭的孩子。
我班有个男宝,他几个月大的时候,每天奶奶就抱着他接送姐姐。
也许他感觉我们熟悉吧,刚开始老爱撒娇,任何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看着我,撇嘴、红眼睛。
刚开始我用安慰的方式让他安心。后我感觉不对,开始改用比较严厉的方式,阻止他任何事情向我求助。
当他变得独立、勇敢了,朋友突然多了起来。
作为家长,如果听到孩子说:“妈妈,没人和我要玩!”建议你仔细分析一下孩子的行为,引导他改变行为,主动表达交往需求。
如果做到这两点,孩子肯定可以很快找到朋友。
孩子刚上幼儿园第二个月,不会主动告诉我幼儿园事情,但是我会问,今天开心吗,和哪个小朋友玩了等等问题。
前阶段,我问了之后,说有小朋友说她丑
最近有好多不和她玩了的,之前都一起玩来,但是最近都会说不和她玩了,严重的时候回答今天没有和她玩的
但是回答今天在幼儿园都是开心的
😂😂😂😂😂😂
孩子有点内向,但是和朋友玩起来也是很疯狂很嗨皮的,就是对于陌生的新东西不主动。还有别人一拒绝她就不再跟进了
打算约她的同学来家里玩吧。哎
我是权妈,孩子这样说,实际是在寻求理解与帮助!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这句话就领孩子回家了,那样就错过了一次培养孩子交朋友的好机会。
我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带孩子在广场玩,一会孩子过来跟我说,妈妈,我想回家,因为没人跟我玩!
首先,我会先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重复一下孩子的话,说,“哦,没人跟你玩呀,那你是不是觉得很无聊呀?你是不是很想跟那边的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呀?”孩子感受到我的理解了,自然会点点头,实际是他并没有想回家的意思。
然后,我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你是希望妈妈带你过去跟小朋友打个招呼还是带你回家呢?”这里就是在引导性地征求孩子的意见了。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尽量不要不把推开孩子,锻炼孩子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再之后,就是带孩子一起混入孩子群里了。家长也可以作为孩子头,一起发起有趣的小游戏,让身边的孩子一起参加。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孩子交朋友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但是却不能急功近利,家长应该做好榜样,顺其自然地教会孩子与人沟通的技能,这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我是权妈,致力于3-12岁育儿亲子关系改善,喜欢可以@权妈在线!欢迎家长留言交流育儿中遇到的问题!
谢谢邀请。
我孩子小时候说没说过这样的话,我都不记得了,印象中,孩子都很独立,都喜欢自己玩,而我也常抽空带他们到郊外的农村玩,讲故事,教他们认菜、认树……
如果我遇到孩子对我说”妈妈,没有人和我玩。”我会对他说你是不是欺负别人了?或者说别人不和你玩,自己玩一会,妈妈忙完了,带你找小朋友们。但你要听话,要乖,不能与小朋友们吵架,与他们要友好,你对别人好了,别人才对你好……
总之,从小培养孩子团结友爱是很重要,另外,也要教会孩子独处,不能过早过份地依赖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当孩子跟你说:“妈妈,没人跟我玩”时,作为家长这时候千万不能采取“同态复仇”的心态,跟孩子说:“别人不跟你玩,咱也不跟他们玩。”这样的话。
对于孩子来说,他接触的人和事都比较少,更不懂什么人际交往,更加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孤立,也无法自我消化不良情绪。这时候家长的做法尤为关键。
之前在看一档综艺节目的时候,蔡少芬带着两个女儿汤圆和包子一起参加,在过程中,包子也遭遇了很大的交友挫折,因为其他小朋友都拒绝跟包子玩。包子难过的跑到妈妈身边,向妈妈诉苦:“他们都不和玩。”
蔡少芬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你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也接纳你的感受,我教你一样东西,就是你笑容多一点,主动一点,你做回自己,他们肯定会被你吸引的。如果你还计较,你永远都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鼓励孩子:“做好自己”,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去交朋友,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引导孩子去获取朋友。
1、笑容多一点
曾经看过这样一份研究报告,里面研究的是孩子之间的友谊是如何产生的。
研究对象是3到9岁的孩子,从开始不认识到最终的成为朋友,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保持笑容。
其实要保持笑容也并不容易,但是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过程中,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保持笑容多一点,那么其他小朋友也会为之而快乐,因为快乐是能够被感染的,同样也能被分享。
2、主动一点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如果主动一点去接近朋友,能够尝试开放表现出喜欢的态度,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但是很多孩子都卡在这一环节上,尤其是性格比较害羞的孩子,因此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学会打招呼。
比如:我们教孩子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先礼貌地打招呼,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帮助孩子练起来的。
3、学会赞美
友情的维系当然离不开互相欣赏,让孩子学习如何真诚地赞美一个人是很好的办法,比如:在体育活动中可以鼓励孩子说“好球!”,在涂鸦活动中鼓励说”我喜欢你画的蝴蝶!“包括平常打招呼都可以这样说“你今天穿得裙子好漂亮”这些都是孩子能做,别人听起来也很舒服的话。
其实,孩子是敏感的,也是单纯的,他们没有太多复杂的心思,也很容易玩到一起,但有时候就是缺乏一点勇气和机会,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当孩子跟你说没人跟他们玩时,我们家长先不要着急,孩子愿意和我们沟通,说出他的感受,这就是一件好事。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孩子,是不是没有人跟你玩,心里有些难过呢?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千万不要指责孩子不会交朋友等等。
同样,我们要告诉孩子,没有人跟他玩不是孩子的问题,只是因为大家还不了解他、认识他。
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思维去面对自己遇到的困境,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否定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贴上不爱说话、不会交朋友的标签,要鼓励他们多交朋友。
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学会交朋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第一,教孩子如何与人打招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同伴、朋友,因此,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有些孩子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会直接跑过去拿起想玩的玩具就开始玩耍。我们可以教孩子下次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先礼貌地打招呼,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比如我的孩子想去交一个新朋友时,都会先和对方打招呼:“姐姐,你好!我叫×××,我们可以一起玩吗?”一般来说,孩子都会被接受。
然后,玩着玩着我的孩子又会询问姐姐叫什么名字,喜欢玩什么游戏等,聊着聊着,大家就成为了朋友。
关键是我们家长要放手,让孩子们勇敢地学会与人沟通。孩子的胆量也是锻炼出来的,在我孩子小时候,我经常带她去各种不同的地方,见各种不同的人,有时候会主动把孩子推到前面,让孩子去和人沟通,比如问路、买票、买东西,都让孩子自己去跟人家说。
只要孩子的胆量锻炼出来了,再学会礼貌地与人打招呼,第一步就很容易做到了。
第二,教孩子如何融入集体活动中。
如果有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孩子想要中途加入进去通常是比较困难的,就算很礼貌地打招呼,可能还是会被其他小朋友直接拒绝。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行动:
1、先在旁边看。
孩子可以先在一旁观看其他小朋友玩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其他小朋友渐渐习惯在活动中有孩子出现。
比如小朋友在玩搭积木游戏,孩子在一旁先观看,可以对游戏的规则,以及其他小朋友是如何相处有更好地了解。
2、发表自己对于活动的看法。
孩子在一旁观看后,可以对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小朋友们在玩踢球游戏,孩子可以看看哪个小朋友踢球踢得好,在踢进球时,为对方欢呼并加油鼓劲。
这样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集体活动中的小朋友被认可和称赞,也会感受到孩子的友好,大家都会很喜欢孩子。
3、找准时机加入。
活动中总会有机会出现,比如某个小朋友不想继续玩了,这时,孩子就可以再次礼貌地提出想加入,相信有了之前的初步了解和良好的印象,小朋友们一定会同意孩子的加入。
第三,家长主动邀请孩子的同伴到家中玩。
孩子如果平时有些胆小,家长可以主动邀请孩子的同伴到家中来玩。邀请的对象可以是孩子幼儿园、小学的同学或者住宅小区里的伙伴,最好是孩子喜欢的同伴。
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会逐渐学会如何与同伴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分享一些玩具和美食,拉近彼此的距离。
总之,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平时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孩子的胆量,教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相信孩子一定会交到好朋友!
我是@黄黄妈妈育儿,欢迎您的关注,我们一起聊聊育儿的那些事。
幼儿园为孩子提供了向外看的机会,以前他接触到的只有自己的家人,现在他可以通过和了解其他孩子而了解更多信息,获得通过客观视角观察自己的能力。
人不能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当我们为孩子选择了“不上幼儿园”这条特殊的路,就相当于人为的将孩子孤立与大多数之外。在孩子的社交敏感期,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儿是孩子的重要事件。不知道宝妈们有没有见到过宝宝看着前面一群小朋友在玩儿,想要加入的羡慕眼神?让孩子加入同龄人群体,是对孩子心愿的满足,更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过程。
与人交往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很多能力,比如如何表达自己,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解决矛盾,如何协作完成目标。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往后的社会更需要能有效链接各部门各工种的能力,所以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
3、培养规则意识和独立性
去幼儿园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孩子离开家,离开父母的怀抱。
3岁前爸爸妈妈照顾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正是这种无微不至,成为孩子独立性进一步发展的局限。
孩子进入幼儿园,第一课就是“分离训练”,孩子和父母都要学会克服这种分离焦虑,适应彼此分开的生活。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黏在妈妈身边,双方都要学会做完整而独立的个体。
其次,幼儿园有一套行为规范,早上几点到校,几点开始吃饭,几点开始上课,都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正是幼儿园运行的规则。
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听老师的指令,什么叫课堂纪律,什么叫做事情的先后序,这是社会教育的适应阶段。同时,这也是孩子学习自我约束的一个过程,孩子会逐渐知道,不能想说话就说话,不能伤害别人,不能不遵守约定等等。
早期教育是个科学专业的事儿,不再是我们凭借自己模糊的带娃经验,或者凭借一种“自然状态”就可以做好的,否则孩子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不仅让大人头疼不已,更重要的是会耽误孩子的大脑、行为发育。有一些学者认为,孩子在生命的前6年里,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所以说,抓住这个时机,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