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幼儿园名师走进高校任学前教育实践导师

当日,沈师与沈阳市教育局签署了卓越幼儿园教师联合培养共同体项目协议。项目实施期间,学校将聘请一批来自幼儿园一线的教育专家和教研员作为卓越教师班学生的实践导师,带给学生最直接的实践感悟。

一、卓越教师项目的核心指向

教育科学学院:召开专家论证会,力促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魏勇刚 日期: 2015-06-11 08:46 点击:

据了解,2014年,针对全国存在的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实践质量不高等问题,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沈师大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但菲表示,到2019年第3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结束,也就是首批卓越幼师毕业时,辽沈地区的幼儿园,将有机会获得一批卓越的沈师学前教育毕业生作为优秀师资。

其次,要建立准入制度,打造适合于合格并有潜质教师培养的完整体系。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9年到2014年的五年中,我国在园幼儿的增长率和幼儿园班级的增长率均超过了50%,幼儿园专业教师的增长率更达到了68.7%。说明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增长率需要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近五年来,我国学前师范教育也的确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增的各层次师范院校数量很大,尤其是产生了很多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高中职学校。这一方面,对缓解学前教育师资短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学前师范教育总体水准的下降。《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质量关键在师资,而师资质量的关键在师范教育。因此,必须切实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高度研究师范院校的准入问题,切实把好专业准入关,让真正具有专业力量的院校来培养幼儿园教师,真正杜绝无专业设施、无专业教师、无专业积累的院校培养幼儿园教师的现象。同时,要加强教师准入,师范院校的教师队伍影响到培养的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影响到培养的质量,必须让具有合格专业学历的师资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避免滥竽充数,误人子弟。在幼儿园教师培养中,要彻底杜绝语文教师教卫生学、物理教师教美术教学法的现象,真正把专业教师的配备当作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

6月2日,教育科学学院在2434会议室举行卓越幼儿园教师暨2015级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论证会专家组成员有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主任李静教授、巴蜀幼儿园罗虹园长、江北新村幼儿园刘静园长、大渡口区幼儿园周昌碧副园长、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代表共13人。此外,2012级和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13名学生代表也参加了此次论证会。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清泉同志、院长张希希教授列席会议。论证会由教育科学学院瞿亚红副院长主持。

今后,沈城幼儿园名师将走进高校,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导师。4月7日,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在沈阳师范大学启动。国家要求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学前改革要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改革项目共计20个,沈师成为东北地区唯一承担项目的高校,项目实施周期为10年。

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实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必需系统规划,周密设计,细致安排,切实实施。

最后,张希希院长致谢。他首先肯定了此次专家论证会的精心筹备与顺利召开,为学院开展此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然后,感谢各位与会专家和代表对两个培养方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学生发展后劲、儿童情怀、教育智慧培养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最后,要求项目负责人认真消化吸收这些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科学更加注重实效。研讨会结束时,与会专家对《重庆师范大学卓越幼儿园教师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估表》进行了匿名评分。

卓越项目;课程改革;质量提升

基于以上分析和构想,培养方案把我校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具有仁爱的儿童情怀和敏睿的教育智慧,保教能力突出、发展后劲充足以及创新潜能明显,定位于一级示范幼儿园发展需求的教研型幼儿园教师。围绕此目标,魏勇刚博士详细介绍了每个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考核要求。在此基础上,魏勇刚博士进一步介绍了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在教学模式上的改革:标准化课程、驻园式培养、小班化教学、多元化考核、实践导师制、课程负责制、联合授课制、合作教研制。最后,他就生源质量、师资队伍、驻园基地、专项经费等方面就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卓越项目 课程改革 质量提升

汇报结束之后,与会专家和代表就两个培养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李静教授认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以坚实的研究作为基础,很好地把握了学前教师教育的前沿动态和正确方向,摸清了当前幼儿园教师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切中了制约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方案脉络清晰,维度板块划分很好,建议进一步增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课程并把《幼儿音乐作品赏析》、《幼儿美术作品赏析》和《幼儿舞蹈作品赏析》中的“幼儿”两字去掉。罗虹园长对方案的评价是具有“大视野、专业化、实践性”的显著特征。她对我校毕业生在她们幼儿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注重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厚基础和强后劲非常关键,并建议注重学生教育智慧的培养,增设教育伦理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同时对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师资队伍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刘静园长非常赞同前两位专家的评价,并从她们幼儿园人才选拔的角度进一步补充了“儿童情怀”的重要性,建议增设“淑女课程”和阅读课程。周昌碧副园长认为该方案体现了转化与融合的有机统一,对实践领域的动态把握很准,具有国际化视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尤其是驻园培养、实践导师制)很有创意且相当实用,建议增设阅读类课程家园沟通类课程。教育科学学院学前与艺术教育系杨洁副系主任代表艺术老师发言,表示通过此次论证会进一步认识了学前教育改革的动向,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全力支持学前教育的教学改革。12级和13级的同学结合学习中的困惑,对理论与技能哪个更重要、课程活动任务量大、学习内容重复较多、读书学分开展效果不好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会专家们一一解答。瞿亚红副院长认为卓越幼儿园教师实验班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可以再大一些,使之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现有方案显得过于求稳。期间,与会专家和代表们还进行了热烈的个别对话与深入研讨。

最后,强化实践教学,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整个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重点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三种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是忽视甚至无视实践教学,有些学校实践环节可有可无,随意性大,没有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主要环节。二是忽视甚至无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甚至有些学校一整年把学生放在幼儿园,没有派出足够的指导力量,学生无法见到教师,指导工作全由幼儿园教师完成,“双导师”的要求形同虚设。三是院校派出了指导教师,但基本上都是年轻教师,对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没有足够的了解,指导教师成了管理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巡回管理,不能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学生的很多专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瞿亚红副院长首先介绍了此次论证会的背景和目的,并对与会专家和代表前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与由衷感谢。刘清泉书记致欢迎辞,阐述了我校的内涵发展与提档升级战略,强调了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期望与会专家和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使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和完善。张希希院长分别为李静教授、罗虹园长、刘静园长和周昌碧副园长颁发了聘书,聘请她们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卓越幼儿园教师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顾问。

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是国家为提升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和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的核心指向就是改革师范教育,解决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问题,打造高质量的学前师范教育体系,项目的核心工作是推进学前教师教育改革,加强准入机制,确保学前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确保培养质量,途径是改革和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真正使学前师范院校成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促进者和引领者。

此次专家论证会的召开,为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提档升级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一方面,专家论证会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更具科学性和适宜性。另一方面,专家论证会澄清了专业内部的思想纷争,达成了办学共识,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步调一致、协同发展。

卓越教师是一种未来指向的追求,一个毕业生刚出校门,不可能就成为卓越教师,那么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核心指向是什么呢?就是为未来教师打好坚实的科学、人文和专业基础,将特定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落实到课程体系中,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融入卓越的潜质,使之有可能在不断地学习、工作中努力成为卓越教师。因此,幼儿园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就是要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优化师范院校的教学和资源体系,充分吸收幼儿园对新教师的要求和期待,努力做到与政府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造就能确保有质量甚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新教师,并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随后,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负责人、院长助理魏勇刚博士,学前与艺术教育系主任黄英分别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2015级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和说明。

二、卓越教师项目的行动路线

魏勇刚博士首先从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转为职业导向、探索新时期学前教师教育的新途径、国家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接下来,他对“卓越”和“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卓越”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和“潜在性”的概念。相对性是针对传统幼儿园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而言的,目前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潜在性是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准备而言的,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发展成为一名卓越幼儿园教师的潜能。对于卓越幼儿园教师,综合国内外已有的文献,魏勇刚博士采用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教授的论述,认为卓越幼儿园教师应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具有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显著特征,具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专业特质要求。如何才能把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内涵具体细化为可以操作的培养方案?如何才能保证我们制定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适宜性和可行性?魏勇刚博士围绕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培养方案编制的依据。一是充分考虑了国家颁布的学前教师教育政策,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等。二是,对国内外已有关于学前教师教育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从文献中发现已有人才培养中广泛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借鉴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途径。三是,对国内高校同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理,尤其是针对教育部公布的20所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从中概括出一些核心的、共性的课程体系。四是,对幼儿园实践领域的动态进行了追踪分析,尤其是对当前实践领域热衷的“安吉游戏”、“学习故事”、PCK等模式进行了仔细研究,解析出其中的核心要素与能力要求。以上四个方面的依据为我校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编制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基于此,魏勇刚老师就我校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维度、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阐述了编制构想。目标维度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主导的“三学六法”体系,构建了脉络清晰的三维体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这四个子维度。专业能力包括探究、迁移、创新、表达这四个子维度。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人格特质这五个子维度。

学前师范学院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要凝聚力量,联合攻关,确定课程与教材的一般要求。要充分发挥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省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认真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的问题,尤其是分析融入卓越潜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培养高质量师资的要求出发,确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硕士、本科、专科及中师等各层次毕业生的基本专业素质要求,以此确定课程与教材的基本要求。二要分步规划,有序推进,全力形成新一代教材。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建设要避免一哄而上,不顾条件,不求质量,必需凝聚全国或地区的力量,周密设计,静心选择,组织优秀的力量从事教材建设。要突出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要体现学前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三要转换立场,转变观念,转化教材。要一改过去唯知识逻辑演绎的教材,要以开放性、联系性、拓展性、延伸性的方式来设计教材,尤其是要紧扣学生的卓越潜质,紧扣学生的后继发展,紧扣学生的专业能力,真正让教材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

要强化实践教学并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学生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了解和积累实践性专业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未来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科学规划和设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要精心设计,注重学生不同阶段的实践需要,应切实构建一个由浅及深的实践教学系统。一般至少要关注专业入门教育,对幼儿园进行考察和观摩,了解幼儿园的一般环节和存在价值;关注与相关课程对应的教学见习,通过见习,理解课程内容,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结论和理论;关注基本的教学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保育实习、教学实习、教研实习等方式参与实践过程,全面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发展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一方面,精选有质量的幼儿园,精选有水平的指导教师并加强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沟通,加强实践指导培训,把好校外指导关,通过政府和幼儿园,建立起一个稳定、有序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选好校内指导教师,一定要安排有经验的、讲师以上的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效。

正视问题是一个组织和个人不断前进的前提和基础。对一个师范院校来说,不管有多少荣誉、有多长的历史,问题一定是存在的。如果发现没有问题或者仅仅是一些表面的问题,那么很难真正触动现实问题的根基,很难真正解决问题,改变现实。发现问题要“实”,学习和借鉴要“诚”,改变现实要“力”。要努力从问题出发,找出影响具有卓越潜质的未来教师的根源,并制订相应的方案,采取切实的措施,切实改革和创新,努力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是教育的根本追求。教育质量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教育质量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学前教育发展一定要实现规模和内涵的共同发展。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了学前教育质量问题,努力做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步关注,同等重视。在落实《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各地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加以宣传和落实。努力让《指南》精神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中,走进千家万户。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有了较明显的改变,幼儿园教育活动日益丰富多样,“小学化”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质量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幼儿健康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

再次,要深化课程与教材改革。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学生的要求和幼儿园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离《专业标准》的要求更是有距离的,尤其是一些职教类学校。师范院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的设置没有真正突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观察能力、课程计划与设计能力、教育活动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等;二是基本的科学、人文素养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缺乏发展的后劲;三是课程内容陈旧,没有反映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没有充分体现国家有关学前教育规章和政策的要求;四是较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充分关注,缺乏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联系,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五是较多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材体系更多体现传授的逻辑,而不是阅读—思考—探寻的逻辑,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况。

针对我国师范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目的是希望通过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

作者简介:虞永平男,江苏苏州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7)。

内容提要: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是国家为提升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和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的核心指向就是改革师范教育,解决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问题,打造高质量的学前师范教育体系,项目的核心工作是推进学前教师教育改革,加强准入机制,确保学前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确保培养质量,途径是改革和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真正使学前师范院校成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促进者和引领者。

首先,要认清教师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每一个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认清问题,是卓越教师项目实施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学习与对照,全面深入地发现问题。要认真领会《专业标准》的精神,切实明确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并从对《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出发,理解幼儿园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基本的工作要求和核心的岗位职责,以此来衡量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也可以从对相关院校幼儿园教师培养经验的借鉴中,思考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全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认识的提高,要求我们师范院校注重质量问题,师范院校的质量直接决定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卓越教师培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就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师范院校应该努力成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促进者、引领者,努力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师范院校应有的贡献。第一,师范院校应通过卓越教师项目的实施,加强专业建设,练好内功,真正推动师资队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真正融入卓越潜质和发展后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为幼儿园提供真正合格的、能持续发展的未来教师。第二,努力为幼儿园服务。卓越培训计划强调幼儿园、政府和师范院校之间的联合,这种联合不是仅仅要让幼儿园为师范院校服务,而是要相互支持,各取所长。师范院校要形成真正的专业优势,努力为幼儿园提供指导、培训等服务,支持幼儿园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园的需要和愿望,进而改进自己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真正做到相得益彰。第三,努力打造卓越的团队。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师资,师范院校同样如此。要把师资队伍的提升作为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重点工程来抓,并且抓出实效。要建立教师进修制度,专业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制度,并切实遵照执行,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真正使师范院校的教师队伍不断专业化。

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显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院校无序扩容,专业教师严重缺乏,课程体系陈旧,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不能满足幼儿园对新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学生缺乏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严把专业审批关,严把教师和课程准入关,并切实贯彻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实施意见。真正做到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三、卓越教师培养的根本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