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程,重态度,不以结果论惩处
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避免以后再犯,所以在惩罚孩子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导致错误行为的原因,重点看事件发展的过程、孩子采取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盯着结果。然后再决定罚与不罚以及罚的程度。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某次单元考试后的第二天,我看到小宇眼圈红红地来上学,一问才知道因为考试成绩下降,他妈妈生气了,不但训了他,还罚他一个星期不许出去玩。
5岁的孩子因为好玩把妈妈新买的鸡蛋用绳子挂在墙上当靶子打,妈妈看着遍地狼藉,一言不发地便把他关在没有窗户的黑屋子里。
今天是2017年的3月30号,星期四。
其实这孩子平时学习挺努力的,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只要发现作业有题做错,下课一定会自觉改正了才出去玩。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纯属发挥不好。
“如果他还吵闹和发脾气,那就不要理他,直到惩罚时间结束,惩罚时间建议最短7分钟,如果他还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那就继续增加时长……”这是来自某育儿节目中关于如何惩罚孩子犯错的办法之一。
这两天咱们一直在聊关于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伤害的问题。
我认为小宇不但不应该惩罚,还需要得到家长的宽慰和鼓劲,惩罚不仅不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还会让他对学习心生恐惧,影响学习兴趣和信心。相反,如果孩子失分的原因是写字潦草,就应该加罚练字;如果是计算马虎、抄写遗漏,则应该加练计算,甚至减少大运动量的游戏让孩子静静心。
电视屏幕中,任凭孩子怎么哭喊,妈妈都视若不见,不予理睬也面无表情。直到孩子带着哭腔说了几次”我错了,再也不那样了”之后,妈妈才打开门一把将他抱起。
根据数据显示,我们知道,
在多年教学的生涯中,我体会到家长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只批评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对于付出努力没有成功的孩子,则应该多鼓励、多帮助,不苛责。
“知道错了,下次还敢不敢啦?”
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受到的心理,情感上的伤害。
首犯不罚,罚屡犯
“不敢了,我不敢了。”
其实是来自于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或者老师。
年龄小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因缺乏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是犯下无心之过。
看起来,在这个”教育”中妈妈最终大获全胜,因为孩子在接受这样的惩罚后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
这些父母或者老师相信:
首次犯错就惩罚孩子,孩子会担心犯错误以及犯错后遭到惩罚,会让他们变得胆小、懦弱、无主见,凡事都不敢去尝试,凡事都要征求大人的意见才敢行动,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大障碍。因此,老师和父母都应该表现得更宽容一些,对于首次犯错的孩子重点是讲清道理,提醒警告。而对于屡教不改,多次犯同样的错误的孩子就必须给予适当惩罚了,以便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打骂孩子以及对孩子实行高压监管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行为。
刚上学时我们班的小调皮们上下楼梯时总是闲不住,打打闹闹的,甚至抓着楼梯扶手往下滑,吓得我一身冷汗。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班队会,让小朋友们找找学校里有哪些好玩但是很危险的游戏,说说什么游戏能玩什么不能玩,讨论一下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班会上我们只讲道理,不批评人,更不惩罚谁,目的只为大家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自我防护。但是班会之后,谁再为了好玩不知轻重,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危险我就绝不手软了。
透过摄像机,我看到的却只是孩子大大的眼睛里充满着对小黑屋惩罚的恐惧。
我们暂且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为——魔鬼式教育。
几天后我惩罚了一个仍抱着楼梯扶手往下滑的孩子,罚他一整天在每个课间都站在楼梯口负责安全检查,不许出去玩。自从罚了他以后,我们班抱着扶梯当滑梯的现象绝迹了。
有家长就说了,就是要让孩子从心底里感到害怕,他才不会继续犯错。但事实却是,在为期一周的节目观察中,孩子一共被关进小黑屋不下4次。每次都是因为好玩偷偷做了不被妈妈允许的事而被惩罚。不一样的是,之后他的每一次承认错误都比第一次要快。每次惩罚结束都是一边啜泣地喊着自己知错了,一边害怕地抱紧妈妈。
之所以家长们持续地采取魔鬼教育。
悔改不罚,罚满不在乎
上面事例所说的便是如今备受家长们青睐的惩罚孩子的方式——心理惩罚。
也是基于以下的三点认知模式: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错改错。如果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并后悔不已时,我们大可先不惩罚他们,而是观察他们后续的行为,是否痛改全非。如果孩子只是表面沉痛或者压根就是满不在乎,抑或只是一时后悔,事后行为照旧,就应该让他长长记性了。
何为”心理惩罚”
第一、魔鬼教育肯定能让孩子成功,将来幸福生活。反之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小淘气,下课时他从一个正在写作业的同学身边走过时,趁人不备猛地按一下人家的头。看着同学吓了一大跳,他觉得非常好玩。这种行为非常危险,那位同学很可能被手持的铅笔扎伤。我批评小淘气时,他却满不在乎,觉得哪有那么碰巧的事。为了有力地说服他,我上网找了好几个这样的案例,还有视频、图片。他看到血淋漓的事实惊呆了,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这种不通过使用暴力,不对孩子进行身体上的打骂而进行的惩罚也叫”心理惩罚”。除了将孩子关进小黑屋,它还表现在父母不理睬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被冷落、不受关注,甚至觉得自己不被爱、让父母失望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恐惧感,迫使他们乖乖就范,从而约束他们的行为。
第二、爱孩子、尊重孩子等于放羊式管理。
好心做坏事不能惩罚
这样的方式看似有效,但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孩子是在一次次惩罚中变乖,却也同时在一次次父母的冷漠中受伤,这里的”伤”指的是心灵上感受到的不被爱的伤害。
第三、宽是害,严是爱。
惩罚孩子要考虑动机,不能光看结果。受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孩子常会“好心”办“坏事”。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帮我擦讲桌时,把鼠标碰掉摔坏了,一群孩子大惊小怪,赶着向我报告。我走到教室时,闯祸的孩子怯怯地看着我。我不但没有批评他,还安慰他,表扬他爱劳动,并向同学们解释他不是故意弄坏教学设备的,他才放松了下来。这种情况下如果批评孩子,只会适得其反,挫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惩罚本身是一种爱
自然教训已足够,专门惩罚可减免
孩子犯错,父母给予惩罚。这件事本身的目的就是父母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身所作所为的错误,通过他们犯错之后需要承担的后果去告诉他们,人应该如何去遵守社会大众定下的生活规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
有的时候孩子闯祸,带来的结果已经使他受到足够的惩罚和教训了,那么老师和家长就可以“心软”一次。例如,孩子不顾父母不许翻墙的禁令,结果掉下来摔破膝盖,这时父母的搀扶比责骂更有效。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是给予他们生命的创造者,更是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引者。惩罚的初衷是让父母这一指引者去规劝、教育、引导偏离的孩子,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培养更好的身体素养、树立良好的思想品格、拥有更加正确和端正的人生态度等。
事实并不是那样。
罚与不罚的核心就在于,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家长在惩罚孩子之前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想清楚什么样的处理措施对修正孩子行为最有效,然后再决定罚还是不罚,罚到什么程度,用何种方式罚。
惩罚本身就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种不同于养育之恩,也无需社会规定的爱。
人生的选择千万种。
惩罚不可滥用,滥用惩罚会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同样的,奖励使用不当同样弊大于利。
“心理惩罚”与爱背道而驰
进了北大清华,一本二本,就会人生成功幸福吗?
杜绝错误不能用奖励的方法
心理学家霍夫曼在研究儿童教育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一不通过指责打骂,而是通过父母的冷落和孤立来惩罚犯错误的孩子的行为,他将这一心理上的惩罚方式称为”爱的收回”。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奖励是用来肯定正确良好的行为的,不能用来杜绝错误行为。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胡闹,往往会利用给好处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有些父母在采取这一惩罚方式的时候想的是,既要让孩子知错,又不想通过直接的指责和行为让孩子认错。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温和并且能够主动让孩子承认错误的绝佳方法。
但是,这仍然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例如,“你先别闹了,你不闹的话,妈妈就给你一块糖。”“你把自己的书包收拾整齐,等一下我给你买冰淇淋吃。”“先写完作业再去玩,听话,写得好妈妈给你5元钱”等等。
但就像”爱的收回”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当你表现出对孩子不再疼爱的时候,他们的服软和认错或许只是一种畏惧,畏惧从此便失去父母的庇护和爱,而并非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本身。
就算退一万步讲,
家长通过这些许诺确实能暂时发挥积极作用,孩子在得到家长的许诺后,确实能表现好一些,但是,这样做本质上却在传达一种错误的认知,在给孩子做负面暗示:如果你想得到奖励,可以先干点坏事,引起家长的注意,然后只要表现好一点就可以得到奖励了。而且这种事先许诺式的表扬奖励,用多了会使得孩子变得非常功利,学与不学、干与不干,取决于有利无利、利大还是利小。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任性且缺乏责任心,遇事讲条件,见利行事。
心理惩罚与惩罚犯错本身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结果更是适得其反。
咱们假定成绩优秀的孩子将来可以“生活幸福 ”。
像这种本来就应该做到并且能够做到的事,万万不可滥用奖励。只有当一个孩子已经养成了坏毛病,扭转困难时,家长可以用适当的肯定和奖励帮助孩子面对挑战,付出努力,坚持到底,克服自身弱点。
1、”心理惩罚”治标不治本
那么。靠连打带骂,高压监管,
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小孩,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顾不上管他,他养成了不写家庭作业的坏毛病。后来他爸爸调回本市,痛下决心要修正他这个毛病。爷俩定下目标,如果孩子能坚持一个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放假就带他去野营。战胜贪玩儿的欲望、克服惰性,约束自己的行为长达一个月,这对他而言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个奖励是积极正面的,父亲是在告诉孩子:有付出就有回报,只要坚持就能战胜懒惰和贪玩。
就像文章开头所讲述的事例一样,在经历过”心理惩罚”之后的孩子每次都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在之后的生活中,他还是一次次被妈妈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惩罚,即使每一次犯的错误都不一样,但错误的根源却是相同的。
就可以让孩子一定成绩优异,获得成功吗?
自我动力十足时不需要外部奖励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惩罚下,孩子会因为畏惧着急认错,收敛自己的行为,而真正错误的根源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只知道这时候应该做的是如何让父母不生气。于是在口头上承认错误,但是下次依旧会犯同样的错误。
肯定也不是对吧。
当孩子对于某个科目或活动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或者已经具有进取心并表现突出时,家长如果给予过多的表扬和奖励,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兴趣和上进心。
这样的惩罚带来的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发挥惩罚的作用,也改变不了孩子的劣性,这样的管教方式注定是失败的。
靠魔鬼教育法成功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小概率事件”!
我教过一个非常喜欢踢足球的孩子,教练说他能吃苦、有拼劲、是个好苗子。他的自觉源自对足球的热爱和成就感,并不需要家长过多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只要获得大人的认可就足够了。而如果这时家长还说:“儿子,你真棒!进球了我奖你10元钱!”这样的功利性奖励多了,反而会使孩子的目标发生偏移,对踢球的兴趣逐渐变味,一旦奖励消失,孩子就不愿意去踢球了。
2、“心理惩罚”破坏孩子建立内心安全感
在父母棍棒下长大的,批评指责下长大的,
好在这个孩子的妈妈十分懂得巧妙利用孩子对足球的狂热,把踢球当成一种奖励,让它成为其他科目学习的动力。他这样对孩子说:“每天踢球,复习和写作业的时间就少了,有可能会影响学习。”然后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怎么做到既能踢球,又不会影响学习成绩。于是孩子向妈妈保证平时一定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上课认真听,作业抽时间完成且保证质量不下降。如果学习不努力,成绩下滑,就停上足球课。在这个他爱极了的巨大奖励之下,他的学习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成绩越来越好了。
一个人内心安全感的形成与父母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对于处在安全感建立至关重要的孩童时期,父母给予的爱能够决定孩子长大后是否能拥有一个自信健全的人格,内心是否能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没有获得世俗定义的成功的孩子多了去了,
而”心理惩罚”却是通过疏远、推开孩子的方式去进行,这样的惩罚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患得患失,从而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更是会破坏他们内心安全感的建立,而这种安全感不仅影响到亲子关系,同时也影响到孩子一生的伴侣、朋友乃至在社会生活中他需要建立的一切人际关系。同样的,这也影响到孩子在社会中的交往和行为。
更可怕的是,他们终日活在郁郁寡欢中。
3、“心理惩罚”不利于亲子关系
之前我们和大家说过,
在父母对孩子采取不理睬,等待孩子主动承认错误的时候,一开始孩子肯定会如预期那样乖乖认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爱。但别忘了,孩子是最善于洞察父母心思,最懂得”看脸色”的生物。在经过多次犯错又受到”心理惩罚”之后,孩子对父母这一套路便已经知根知底。惩罚就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不论怎么样,千万别再打孩子了。
而被父母多次表现”我不爱你”支配的孩子也会慢慢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甚至对父母的行为表示不满和暴躁,从而拒不承认错误,甚至故意一错再错对父母行为进行”反击”。严重的话会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隔阂,这样是极其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的。
那么今天,咱们再接再厉,再前进一步了。
孩子犯错,家长可以这么做
那就是——
孩子犯错,父母给予管教这不置可否,而选择正确的管教方式能让孩子意识到并改变自身的错误行为。家长应该知道不论是身体惩罚还是心理惩罚,这些管教的目的都是为了教导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行走。因此家长可以选择更加合适且有效的方式。
不论怎样,千万别再批评孩子了。
1、耐心教导,不急于批评
因为批评和指责已经被极度的滥用。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犯错误简直是家常便饭,因为他们并不懂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当他们犯错之后,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耐心地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会犯错、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孩子只有在认识到自己做的是不对的事情之后,才会主动认错,并且避免在同样的问题上犯第二次错误。
批评和指责,
而事实上,孩子在知道自己犯错后内心往往是会感到愧疚的,他知道自己不对,所以会处在负面情绪中。这时候家长如果直接批评孩子,除了让孩子更加泄气之外,并不能产生什么教育作用。若是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批评更是会让孩子的行为变本加厉。
已经习惯性的变成了对孩子人格的属性定义。
当孩子犯错时,不妨先给予孩子一个拥抱,再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再教导他们以后不能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以后应该要怎么去做。
“孩子会相信父母和老师告诉他们的一切。
所以,请留意你说过的话。
2、适当给予孩子惩罚和奖励
不要再说可能会对你孩子,
当孩子在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之后,家长可以对其做出适当的惩戒。让他知道一个人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如果是涉及伤害到他人,则首要一定是给别人道歉。
造成伤害的话。”
其他惩罚还可以是罚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少当月零花钱、取消去动物园玩等等。如果孩子的认错态度较好,父母也要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孩子知道不只是做错事会有惩罚,做了正确的事,一样会得到奖励。这样孩子便会更加积极地去做正确的事。
总之一句话:
3、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
千万别再批评孩子了。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更是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要想减少孩子在生活中犯错误,父母就要树立好自身形象,当好孩子的榜样。家长应该将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个体,让孩子知道家长和自己一样,彼此都是平等的存在。
家长犯了错同样要收到惩罚,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惩罚条例,无论哪一方犯错都需要接受惩罚。父母这时候更不能用家长的威严来压制孩子,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张及想法。只有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家长之间的平等关系,才会更加尊敬和信赖父母,并且学习他们的正确行为。
那么,很多家长的问题就来了。
教育孩子是许多父母一生中占很大比重的”事业”,让孩子不断改正错误,并在错误中收获成长,这是孩子人生的一门”必修课”,也同样是家长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作为家长,我们更需要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去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您不开口,我也知道。
那就是:
“孩子犯错了,怎么办?”
或者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首先,孩子犯错了。
这个定义需要慎重。
很多情况下,家长认为的对其实不一定是对。
家长认为的错其实也不一定是错。
只不过是因为孩子没有成年,
暂时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暂时由家长代为判断而已。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的某种行为做错了。
你只需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你认为的正确的行为即可。
“没有敌意的坚决,
不含代价的深情!”
这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Kohut的一句名言。
同时也是,
爱孩子,让孩子不受精神虐待的核心方法。
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为了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以下建议都是不错的选择。
建议一:教育孩子过程中明确一些规则。
你应该告诉孩子怎么做是正确的
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
如果有一些不可以做的事情需要告知孩子,
请一定要在这个不可以的前面加上一个时间期限。
比如:18岁前不要饮酒。
睡觉之前不要吃糖。
吃完饭之前不要玩游戏
……
请记住:
一定要用对孩子的正确的行为指导,
替代对孩子错误行为的不满和抱怨。
不要使用带有“侮辱、恐吓”的句子,
更不要拿“爱的撤回”做威胁:
你知不知道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你让我太失望了!
我不爱你了,现在讨厌你!
你再这样,就不要回家!
以上这些批评,除了可以踩低孩子的人格,
对孩子的行为改良没有任何帮助。
如果您要是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就请你以“不含敌意的坚决”的方式,
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
既温柔充满了爱,又坚决肯定。
举个例子:
有一位妈妈带孩子去商场购物。
她三岁的儿子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纪。
这位宝妈很无奈,恐吓孩子说:
你再这样就别吃饭了,上门口站着!
可很显然,出于安全考虑,她根本做不到。
孩子早已看穿了一切。
于是,这样的警告如此苍白无力。
而另一位妈妈在这方面就做得好一些。
她的儿子恰好也是三岁,
像许多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
拒绝安全座椅,一秒也不肯坐在上面。
这位妈妈每次开车出门,
只要孩子不肯坐在安全座椅上,
她就把车停在路边,
温柔坚决的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安安静静等孩子坐回去再开车。
反复了很多次后,
孩子终于接受了座椅,养成了好习惯。
建议二: 万一孩子做了错事,惩罚一定要轻。
对做错了事情的孩子,
能不惩罚是上上策。
如果要惩罚,也一定要轻。
他们意识到错误即可,
比如罚:
宝宝把拆掉的玩具自己再安装回去。
罚宝宝不许玩某个玩具一天……
实验表明:
轻罚往往比重罚更加有效。
让孩子懂得对错,
而不是惧怕因为对错产生的后果。
这两者的差别在于:
前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懂得尊重规则,
而后者会想方设法逃避惩罚。
建议三: 培养孩子的兴趣,而非对奖励的渴望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请表扬他的努力,而不是成绩。
如果你想让他热爱学习,
请给他创造出好的学习环境,
培养他对知识本身的兴趣。
不要拿“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来诱惑孩子,
如果让孩子觉得,
只有成绩优秀时才会被爸爸妈妈爱。
那其实是教育的失败了。
一定要告诉孩子,
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多少成绩都不应该是重点。
要让孩子知道:
付出努力
这就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建议四: 学会放手,分清楚自己到底是爱孩子还是要控制孩子。
做父母的,如果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就不要事无巨细都替孩子安排。
要尊重自己的孩子。
父母自己要知道,
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
他有自己的大脑,他终归要形成自己的判断。
让他们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
其实真相是:你给他的“建议”多过了“鼓励”。
请鼓励孩子更好地成为“他自己”,
而不是一个未完成心愿的“你”。
说白了,一切“魔鬼教育”的本质都是自私。
要利用孩子的生命,
实现自己的重生,再活一回。
教育本身并没有定法,但是有前提,就是:
让孩子在成长中,
时刻感受到“爱”,而不是“恐惧”。
每个孩子都有天真、可爱、乖巧、懂事,
让你怎么亲都亲不够,怎么爱都爱不完的时刻。
这个时候,爱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难。
可是每个孩子也都有化身小恶魔,
嚎啕大哭、撒泼打滚,让你头痛欲裂,
甚至觉得神憎鬼厌的时刻。
这个时候,你能否依然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对这个弱小的生命发脾气,
不要去批评和指责他。
对自己说:“我深爱我的孩子”,
并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的流动。
才是这个孩子是否真的幸运的标志了。
幸运的孩子都是三好学生,
这三好就是有一个:
“好爸好妈好老师”。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
欢迎大家在看过之后,
把我们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明天见。88
此致敬礼
你最真诚的朋友 陈楚
2017年3月30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