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辑〔2019〕第29期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辑〔2019〕第19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4月25日—26日,山西召开全省教育大会,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山西教育工作,动员全省上下为加快推进山西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4月15日,广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广东教育工作,奋力开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
一、大会基本情况
一、大会基本情况
山西省教育大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拓展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作具体部署,省政协主席李佳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副省长张复明作总结讲话。大会讨论了《山西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山西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山西大学、晋中市、高平市等8个单位作大会交流发言。各市市长,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晋单位、全省普通本专科院校主要负责同志,省教育厅班子成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市委书记在当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广东教育大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部署会,是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动员会。大会吹响了新时代广东教育强省建设的号角,开启了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其他省委常委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地级以上市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直有关单位、中央驻粤有关单位、省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分管教育工作负责同志以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全省高等院校党委书记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二、大会主要成果
二、大会主要成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保持山西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会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深刻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定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教育工作根本任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真学习把握教育规律,牢牢把握“九个坚持”,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统筹加强教育工作,立足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奋力朝着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广东教育方向坚定前行。认真学习领会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把思政课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课程,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教书育人的重要位置。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亲切关怀,深刻领会广东办好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把党中央有关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教育取得的发展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加以推进,基础教育供给水平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后劲逐步增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步伐提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加强,教育发展正呈现出新的气象。在实现“两转”并全面拓展新局面的征程中,山西迈出重要步伐、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教育工作的成绩。大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全省教育事业实现了新发展,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县域内义务教育达到基本均衡,“强师工程”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蔚然成风。
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到2035年,努力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法治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全部达到且部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中西部处于领先位置,形成与山西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制。
分析了新时代广东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大会指出,党中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广东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考验,深刻认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教育的新要求,深刻认识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的新考验,深刻认识全面开放对教育带来的新冲击,清醒看到教育发展的短板弱项。
提出山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会议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平等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要牢牢把握“三个必须”:必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必须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安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提升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质量;必须持续强化教育现代化的投入支撑、教师队伍支撑、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国际交流合作支撑,推动山西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明确了新时代广东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大会指出,进入新时代,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办高水平教育,为粤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治理现代化,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依法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良好局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道路,深刻把握广东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立足广东、对标先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成理念先进、制度科学、优质公平、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体系,与港澳携手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指明了广东教育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大会指出,进入新时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教育必须加快补齐短板,突出重点,抓住突破口,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有效流动、有效集聚,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使高质量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更高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广东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不断前进。
着眼立德树人,注重全面发展,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贯彻“八个相统一”要求,推动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工程。积极发展素质教育,解决好教育中存在的疏于德、少于体、弱于美、缺于劳的问题,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使学校育人模式更加贴近教育的本质。
强调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各项要求。大会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广东教育系统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建好学校领导班子,选好配强学校书记、校长。强化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补齐短板,抓好巩固提高,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以巩固普及率、提高普惠率为努力方向,循序渐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支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切实解决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足问题。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在乡村上学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落实“减负三十条”,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入学政策,加大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孩子的关爱力度,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学生公平教育问题。以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为主要任务,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适宜性和吸引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依法依规促进民办学校发展,切实解决基础教育公办民办不协调问题。依法加强管理与监督,引导民办学校注重社会效益和公益属性,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供给质量,努力为所有孩子“上好学”创造条件。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培养一流人才,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加快推动高校内涵发展,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支持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借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口帮扶,率先发展,成为山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旗舰”,鼓励其他高校拓宽合作渠道,推动特色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建强建优学科专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在建设一流院校、一流学科专业上取得突破。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在强化高校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以“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为牵引,吸引更多高水平领军人才向高校积聚。推动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开展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和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在产教融合发展上取得突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整合优化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制定职业培训山西标准,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在完善培训体系上取得突破。
旗帜鲜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类课程中,精心打造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品课程,使学生听得进、听得懂、能受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在不同教育阶段有序开设思政课,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人才支撑。在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上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健全治理体系,壮大教师队伍,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活力。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水平,创新教育管理制度,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保证学校事情学校办,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治理能力。深化招生考试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动中小学校长提高管理能力,增强开拓精神,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深化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动态调整机制,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内化到学校办学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智育的关键,开齐开足体育美育课程,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努力构建大中小幼各级教育相互衔接、系统推进的“五育”体系。
全面加强领导,自觉扛起责任,营造教育事业发展良好生态。牢牢把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为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落实各级党政责任,抓好学校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惠规范优质发展,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内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公用经费标准、教职员编制和工资标准,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行动计划,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深化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构建权责匹配的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理顺各级政府管理职责,构建边界清晰、权责匹配、和谐联动的现代教育治理共同体。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考试招生机构能力建设,确保改革积极稳慎有序推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民办学校规范达标计划和品牌提升计划,让民办学校办出质量和特色。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由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发挥高校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高校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围绕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新兴学科,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进行科研攻关,掌握更多领跑、并跑技术。大力支持高校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推进博士和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一支宏大的本土创新人才队伍。依托高校创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省实验室建设,用好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广东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对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深化高校和职业院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知识价值、鼓励创新创造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增长长效机制,将福利待遇向山区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推动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强化粤港澳三地高校合作办学,加快推动香港、澳门知名高校来广东落地建设,支持服务于大湾区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三地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造“一小时学术圈”。支持大湾区学生跨境就读,完善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在广东接受教育政策,在大湾区缔结更多的“姊妹学校”“姊妹园”。提升教育开放水平,加强与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鼓励支持高校以多种方式面向国际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建立境外合作办学平台,提高教育影响力。
加快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振兴发展计划。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行动,抓好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强化涉农院校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全面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加快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善城市学校支持乡村学校制度。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落实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责任,实施省内一流高职院校结对帮扶计划,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加快推进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加大珠三角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着力推动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