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2017〕第4期
摘
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突出了思政课为国家育人育才和增强学生使命担当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回答了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机制性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理念。作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重镇和培育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工作母机,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学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12月28日上午,同济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四平路校区逸夫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会议主题是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在会上发表讲话。校长钟志华主持会议。伍江、马锦明、姜富明、江波、徐建平、吕培明、顾祥林等校领导出席会议。
西南大学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强基础、固根本、铸灵魂,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搭建“三个平台”,探索队伍建设强基机制。健全制度保障平台,校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任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次党委常委会都设置思想政治工作议题,先后制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搭建创新研究平台,获批设立重庆市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咨政中心,成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和师生思想动态数据分析室、思想动态调研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每年开展研究项目20余个。丰富素质拓展平台,成立校党委理论宣讲团、院级党委理论宣讲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实践平台,打造门户网站、主题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APP“六位一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党的坚强领导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障
杨贤金作《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主题讲话。他表示,首先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他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主题就是告诉全党同志,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为了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归纳起来,就是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原则立场、根本任务、基本要求、政治保证这四大问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原则立场;始终坚持培养人才、立德树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保证。 杨贤金指出,近年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养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学校党委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加强思政课程改革,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全方位育人机制更健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以文育人取得新进展;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抓好师德建设,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学校思政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包括对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的把握还不到位,对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办大学认识不足;有的院系还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同时,互联网突破了课堂的边界、高校的边界,对师生影响越来越大,这些都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及时应对。
狠抓“三个环节”,探索队伍管理固本机制。拓展选拔视野。将政治标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综合考虑价值引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建立起一支500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注重“双向培养”,鼓励党务工作人员进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团队发展,选拔学科带头人担任学院党委书记,选聘100多名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院级党组织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抓好教育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经常性学习和定期轮训;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项等博士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型人才,学历提升后享受“英才工程”奖励。强化激励考核。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作为院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核心内容,对工作不到位的,在推优评比时实行“一票否决”;实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定指标单列、标准单设,落实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制度,8%的一线辅导员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独立成章,为坚决打好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杨贤金表示,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是学校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他就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谈了三方面意见。一是要加强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二是要按照中央31号文件和总书记讲话要求,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其中,要把握好师生这两个教育主体,把握好课堂这个载体,把握好队伍建设这个保障,把握好加强党的建设这个关键。三是要树立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为做好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同济经验。他提出了三个探索的着力点:依托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对师生思想动态进行精准研判,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拓展新空间新载体;对同济文脉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
推进“三个行动”,探索队伍成长铸魂机制。组织导航行动。设立“光大讲坛”、“含弘讲坛”,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作专题报告,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试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和学生成长导师制,青年教师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下开展教学科研,并担任至少一年辅导员或班主任,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和处级干部与学生结对子进行学业指导和生活帮扶。开展示范行动。实施以表彰一批模范典型、推出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建立一套加强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开设一个专题网站、创建一批活动品牌为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五个一”工程,引导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实施阳光行动。将思想政治工作5大类23项要素列入信息公开指标,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作风监督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一,落实党委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全局的主体责任。《意见》明确提出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凡涉及思政课教学考试、学生培养、队伍建设、支撑保障乃至干部任用和公共资源使用等都是党委自身工作的基本职责。
第二,加强对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意见》在设立国家级思政专项课题、国家级教学评奖、思政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体系、党务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以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为高校党委进一步加强思政课队伍建设明确了职责任务。
钟志华在主持会议时表示,我们要按照校党委的要求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一要提高认识。要深刻认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深刻认识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德才兼备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育人是所有教师的责任,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唱响主旋律,同时加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三要建好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要建好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四要做好保障。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得到贯彻;制定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全员育人责任;加强队伍建设保障,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干部队伍、辅导员队伍、心理咨询教师培养培训,对实践育人、网络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对校园软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他最后表示,所有的政策措施,都要务求实效,最后都要落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落到学生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上,要确保同济培养的人才都是合格可靠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英与栋梁。
第三,强化党委对思政课校内外两种资源的协调统筹。思政课建设不仅事关高校,而且也离不开高校与社会的联动融合。这就需要党委发挥连线搭桥作用,凝聚带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意见》明确要集合全社会资源对思政课社会实践、评奖评优、理论宣传、内引外联、对外合作等各方面进行支持配合,加快形成高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合的深度发展格局。
第四,推动党的理论对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思想引领。在教材、教师、教学等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具体环节,《意见》明确要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党的思想理论的“三进”工作,为加强学生价值观念的思想引领指明了方向。
高校领导带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动力
思政课重在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根据《意见》要求,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建立健全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力量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安排。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占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张南华分别围绕如何创新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学院发展各方面,同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亮点和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经验和体会,做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等方面作交流发言。
校长助理、副总会计师,各基层党委书记,各学院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各职能部处和直属、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全体干部,各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部分班主任、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第一,明确了党委书记和校长的主体责任。依据《意见》精神,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承担思政课办学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主体责任。
第二,明确了建构大思政格局的机制保障。依据《意见》精神,学校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一岗双责”,分别在各自分管领域内承担思政课建设工作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形成全校共建思政课的资源合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形成集群合力,共同助力思政课建设发展。
第三,明确了谋划思政课发展的指挥机构。《意见》明确党委常委会每学期应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这是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解决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的制度安排。
第四,明确了确保思政课走稳走实的方法途径。《意见》要求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应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保证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还要通过参与党建和思政活动、带队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深入学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领导班子深入思政课一线的具体任务。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是新时代人大思政课建设的光荣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始马克思主义系统化教学与研究的高校,也是思政课师资人才的孵化母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探索形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在全国发挥着新的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一,不断完善学校各部门协同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兵团式”工作机制。在办好思政课工作机制上,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多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各二级单位逐级承担、主动参与的领导机制和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第二,精心构建联动辐射全国思政课建设的高精尖平台基地。2016年,北京市委教工委委托学校建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中心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和研究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显现。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意见》精神,在打造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丰富优质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效便捷的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平台、科学权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及时全面的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等方面扎实推进。
第三,全力打造思政课跨学科集群式的高端研究宣传品牌。充分发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齐全的学科优势,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依托,协同推进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支撑学科和理论院系的思政课建设。同时,大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宣传,组织老中青三代学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新闻学等不同背景的专任教师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思政重点文章,发出“人大好声音”。
第四,深化落实人大特色的教师队伍考核制度。重点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岗位聘用、推优评奖、薪酬待遇等挂钩,将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学校已经明确规定,所有新进青年教师须至少担任一届班主任或辅导员,才能晋升上一级职称。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完善课程管理,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成果发布守程序。
第五,树立强化思政课一线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学校将师德规范作为新上岗教师入职培训的第一课,实施“百名海归挂职计划”,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读懂中国”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下一步,将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导师遴选、课题申报等评聘考核环节,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第六,打造体现人大特色风貌的思政工作名片。近年来,学校思政工作着力打造了“红船领航”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读史读经典”“青马英才”“千人百村”社会调研等品牌活动,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好评和欢迎,未来学校将按照《意见》精神,进一步丰富完善各类品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努力探索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
《北京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