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传统观念共同加强劳动教育

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家长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否则再完备的教育计划,都有可能流于形式。仔细研读各地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依托家庭才能完成的,这是由劳动教育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决定的。诸如做一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计划、整理房间等都成了学生的家庭作业,这些内容没有家长积极主动配合是很难完成好的。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观念和升学竞争的现实压力下,多数家庭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观念。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教育部门如何推动和引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良性家校互动,共同推动劳动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主持人: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时代,我们所倡导和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管培俊委员:“五育并举”中较薄弱的是体育和美育。首先是观念问题,公众仍普遍重智育轻其他。其次是师资难题,音体美师资的结构性短缺,长期补充不上,严重地制约着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正常开展。说到底,我们面临的是教师职业缺乏足够吸引力的问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加强音体美教师的培养和补充。最后是政策导向,解决上述问题和困难的突破口最终还在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上,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劳动观念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形成。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意识,但对学生更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劳动创造财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将成为普通劳动者,哪怕是顶尖的精英,没有劳动精神也难以自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对劳动缺少正确的认识,甚至鄙视劳动远离劳动,将对价值取向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并将影响到个人的终身发展。

管培俊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六个下功夫”,这是对新时代素质教育内涵最精辟的论述。一是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是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三是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是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五是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六是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劳动观念、职业精神,拥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陕西延安市安塞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美术课上学习临摹农民画。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阐述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时,首次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从广州、宁波等地推进劳动教育发展的举措中,我们看到了地方教育部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积极行动,这些探索将为提高劳动教育的总体水平积累宝贵经验。

陕西延安市安塞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美术课上学习临摹农民画。新华社发

主持人:光明日报记者刘梦

劳动教育首先是一种价值观教育,让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为劳动教育创造宽松环境。尤其是家长,如果对劳动教育普遍没有科学认识,甚至认为开展劳动教育会影响孩子升学竞争,这种外在的环境压力必然会向学校传导,并对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学校很难从容实施劳动教育,甚至有可能在教育实践中把劳动教育边缘化。《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家长和全社会普及劳动教育的常识,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 1

形成“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

能不能培养好年轻一代的劳动意识和技能,不仅是个教育话题,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因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要靠劳动。美好的未来,离不开年轻一代扎实的劳动精神。

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教育被重新确立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们该帮助青少年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如何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管培俊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及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其中,广州市规定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劳动技能综合评价证书,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修学分之一,宁波市则明确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逐步推进劳动教育记入普通高中学分考核制度,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王欢委员:当前劳动教育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是理解简单,使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被淡化。第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体现在三方面:在劳动课中只重视劳动技能的传承,不重视劳动观念、劳动意识的培养;现行劳动课内容传统、方式单一,与新时代要求和当代儿童心理不相适应;劳动课课时不充足,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因此,我们要通过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开发劳动课的课程内容、探索实施策略、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等来推动劳动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做到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创新、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主持人: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时代,我们所倡导和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

邵志豪代表: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在教育目的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内容上,培育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教育方法上,关注每个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身心综合素质的健全发展。在教育结果上,通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此外,面对智能化新趋势,必须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管培俊委员:“五育并举”中较薄弱的是体育和美育。首先是观念问题,公众仍普遍重智育轻其他。其次是师资难题,音体美师资的结构性短缺,长期补充不上,严重地制约着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正常开展。说到底,我们面临的是教师职业缺乏足够吸引力的问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加强音体美教师的培养和补充。最后是政策导向,解决上述问题和困难的突破口最终还在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上,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两会,“五育并举培养人”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德智体美劳,每一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好的教育,不仅仅有分数和升学率,更要有完整的灵魂和坚定的价值追求;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堆叠的厚度,更关注体质意志品质和涵养的高度。这也是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回答的课题。

图片 2

邵志豪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欢委员:目前在基础教育中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将“五育”割裂。例如,想要加强德育就只用讲道理的方法,但讲道理一旦形式化,德育的目标也就达不到了。尤其在智育上,当大家认为成绩是智育的唯一,就很容易从分数上来判断孩子。这些看法和行为实际上都会弱化对孩子的综合判断和引导。教育是面向人的,而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体魄,需要灵魂,需要蓬勃的生气。公众对于成长的理解,往往注重“成”,而轻视“长”,这是需要警惕的一种倾向。

王欢委员:目前在基础教育中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将“五育”割裂。例如,想要加强德育就只用讲道理的方法,但讲道理一旦形式化,德育的目标也就达不到了。尤其在智育上,当大家认为成绩是智育的唯一,就很容易从分数上来判断孩子。这些看法和行为实际上都会弱化对孩子的综合判断和引导。教育是面向人的,而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体魄,需要灵魂,需要蓬勃的生气。公众对于成长的理解,往往注重“成”,而轻视“长”,这是需要警惕的一种倾向。

管培俊委员: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劳动教育永远不会过时。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就是要让青少年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培养对职业的敬畏态度,精益求精的作风和工匠精神。要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一是在课程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在文理科教学中培养劳动观念和态度,在团队活动中训练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二是在校内劳动中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互助和责任。三是在校外实践中延展劳动教育空间,让学生认知、体验、发现、探究、操作。四是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劳动观念,通过参与家务劳动来获得体验、感受乐趣、培养态度、提升能力。

嘉宾:

邵志豪代表:正确的劳动观应包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应涵盖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估体系等各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建立多形态、充分整合的劳动教育校本实践体系,包括四类课程:一是独立的劳动教育学科课程,包含通用技术、厨艺、服装设计等;二是整合的劳动教育学科课程,包含理化生信息技术等学科实验课程、所有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渗透课程等;三是独立的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包含学校的值日扫除和家庭生活中需承担的家务等;四是整合的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包含学军、学工、学农、学商等综合实践活动。

拥抱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邵志豪代表: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在教育目的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内容上,培育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教育方法上,关注每个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身心综合素质的健全发展。在教育结果上,通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此外,面对智能化新趋势,必须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图片 3

嘉宾:

管培俊委员: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劳动教育永远不会过时。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就是要让青少年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培养对职业的敬畏态度,精益求精的作风和工匠精神。要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一是在课程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在文理科教学中培养劳动观念和态度,在团队活动中训练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二是在校内劳动中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互助和责任。三是在校外实践中延展劳动教育空间,让学生认知、体验、发现、探究、操作。四是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劳动观念,通过参与家务劳动来获得体验、感受乐趣、培养态度、提升能力。

主持人:当前在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邵志豪代表:正确的劳动观应包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应涵盖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估体系等各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建立多形态、充分整合的劳动教育校本实践体系,包括四类课程:一是独立的劳动教育学科课程,包含通用技术、厨艺、服装设计等;二是整合的劳动教育学科课程,包含理化生信息技术等学科实验课程、所有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渗透课程等;三是独立的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包含学校的值日扫除和家庭生活中需承担的家务等;四是整合的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包含学军、学工、学农、学商等综合实践活动。

形成“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

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教育被重新确立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们该帮助青少年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如何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邵志豪代表:当前,教育上的功利主义一直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试教育与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功利主义取向的教育评价还较为突出,导致德智体美劳“五育”实施不平衡,未达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这其中的突破口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

王欢委员:当前劳动教育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是理解简单,使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被淡化。第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体现在三方面:在劳动课中只重视劳动技能的传承,不重视劳动观念、劳动意识的培养;现行劳动课内容传统、方式单一,与新时代要求和当代儿童心理不相适应;劳动课课时不充足,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因此,我们要通过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开发劳动课的课程内容、探索实施策略、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等来推动劳动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做到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创新、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王欢委员:随着时代发展,我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基础上,培养、锤炼孩子的能力、个性及健康的身心,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真正发展,让我们的青少年成为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拥有强烈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成为拥有积极、从容、健康、向上的修养和素养的人。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更加关照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生活、生命,赋予伴随其一生的能量。

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两会,“五育并举培养人”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德智体美劳,每一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好的教育,不仅仅有分数和升学率,更要有完整的灵魂和坚定的价值追求;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堆叠的厚度,更关注体质意志品质和涵养的高度。这也是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回答的课题。

王欢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总校校长)

主持人:光明日报记者刘梦

王欢委员:随着时代发展,我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基础上,培养、锤炼孩子的能力、个性及健康的身心,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真正发展,让我们的青少年成为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拥有强烈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成为拥有积极、从容、健康、向上的修养和素养的人。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更加关照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生活、生命,赋予伴随其一生的能量。

拥抱新时代的素质教育

管培俊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六个下功夫”,这是对新时代素质教育内涵最精辟的论述。一是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是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三是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是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五是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六是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劳动观念、职业精神,拥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图片 4

邵志豪代表:当前,教育上的功利主义一直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试教育与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功利主义取向的教育评价还较为突出,导致德智体美劳“五育”实施不平衡,未达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这其中的突破口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

主持人:当前在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8日05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