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守正创新,把好思想政治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思政课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中学思政课的历史轨迹,总结经验,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新时代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德育课程是小学德育最重要的载体。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学德育课程的变迁,总结德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有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文标题: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

新中国70年中学思政课的发展历程

小学德育课程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时代特征

发文单位:国家教委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学思政课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下面分三个阶段具体分析。

改革开放前——

文号:教基[1995]23号

改革开放前:

没有统一的德育课程

发布日期:1995-12-20

初高中合并的政治课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暂行规程》,指出小学教育要“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其中德育目的是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内容主要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3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工作的指示》,小学德育开始强调日常行为规范教育。1955年颁布的首个《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的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小学德育重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比较符合儿童的特点。但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执行日期:1995-12-20

1949年,新中国成立,取消了旧学校中具有反动性质的政治课。195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规定初高中各学年均设政治课。195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改定中学政治课名称和教学时数及教材的通知》,要求从1951年秋季起取消原教学计划中的政治课名称,开设分科的政治课。1951—1956年,分科的政治课名称和课时不断变化。1956年,只保留高三的“宪法”课,其他各年级政治课全部停开。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要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同年9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此,德育课程由注重品德教育开始转向政治教育,江苏、浙江等地率先在小学设置政治课,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同时,教育部要求小学每周增设一节班会,用于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小学德育政治化倾向由此开始。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遭到破坏,学校德育完全被政治化。

  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新萄京棋牌手机下载,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要编写新的思想政治课本”。随后,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明确课程总称为“政治课”,规定初一、初二讲青少年修养,初三讲政治常识,高中一、二年级讲社会科学常识,高三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格局后来虽有微调,但没有大的变化,一直维持到“文革”前。

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

  一、明确新时期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任务

1949—1966年这17年,是中学政治课的建设阶段,确立了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探索了政治课的分科名称及其内容体系,颁布了教学大纲,编写了统一的教材。但这种状况被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打乱。“文革”开始后,学生停课闹革命,1966年至1971年,中学政治课基本上停开。1972年至1976年,各地学校有的学习“毛主席语录”,有的学习马列著作,有的选学报刊文章,有的开展“批斗课”。政治课变成政治“运动”。

从政治课到思想品德课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忠于职守、辛勤工作,为把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并为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造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前,小学德育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2课时,主要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统一设置的政治课没有改变小学德育的政治化倾向,但小学政治课到1981年就废止了,因此,它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但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设立政治课,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对于德育走上正轨具有重要的制度化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使思想政治课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阐明了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意义、方针、方法和步骤。党的十四大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促使学校德育工作适应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党中央明确提出新时期思想政治课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

从政治课到思想政治课

1979年4月22日至5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后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批评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指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这对纠正小学政治课的政治化和成人化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198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在《关于修订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说明》中,特别指出:“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从1978年的小学政治课到1981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这一重要变化,有力地纠正了小学德育政治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使小学德育转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国家教委将根据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公民品德素质的要求和当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修订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改进和完善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体系,组织编写出示范性的新教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对思想政治课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各地的教学研究室、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要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培训活动和继续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引导他们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健康心理品质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粉碎“四人帮”后,政治课教学得以恢复。1977年,教育部重新确定政治课:初一为“社会发展简史”,初二、初三为“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一为“政治经济学常识”,高二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0年,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对中学政治课的开设进行了微调:初一设“青少年修养”,初二设“政治常识”,初三设“社会发展简史”,高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高二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2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教学大纲,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

1982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提出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围绕这一目的,思想品德课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并力求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系统化、科学化地构建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体系。之后,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形势的需要,先后又颁布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不断修订,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更加具有道德启蒙性和生活性。

  二、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思政课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随后,国家教委也发出《关于落实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的通知》,把中学政治课改为思想政治课,并规定了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初一设“社会主义公民”,初二设“社会发展简史”,初三设“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一设“革命人生观”,高二设“经济常识”,高三设“政治常识”。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并对课程名称进行了微调:“社会主义公民”改为“公民”,“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改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革命人生观”改为“共产主义人生观”。之后,经过六年改革实验,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大纲》首次按照初中与高中分别规定教学目标,也不再分设各年级的课名,统称为“思想政治”。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指出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落实这一意见,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这是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并且把小学和初中的德育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确定教学目标要求,规划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完成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整体衔接的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确定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思想政治课要在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划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与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大学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之间的整体衔接工作,处理好与其他学科中思想教育内容的有机联系,避免教育内容的脱节和简单重复,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新世纪以来:

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1997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标,在内容上更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突出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在形式上更强调教学的层次性、阶段性、连续性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小学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经济、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教育和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观察社会、选择人生道路必须具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参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备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

初高中分设的思想政治课

21世纪新课程改革——

  根据初中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要求,国家教委负责组织编订《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并组织编写示范性的教材。《课程标准》和教材拟从1997年后开始逐步使用。各地可根据正式颁发的《课程标准》,按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的规定编写教材。

我国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从中学教育体系中分离,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1992年的《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已经区别了初高中各自的教学目标。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把小学思想品德与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且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分段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并注意联系国内外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选择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意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时事政策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电影、投影、挂图及计算机等设备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效果。

初中:从“思想政治”到“思想品德”,再到“道德与法治”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当前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根据这一意见,教育部对1997年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行了必要的修订,2001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但随着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思想品德课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了新的课程标准。2001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只起到了过渡作用。

  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教基厅〔1993〕25号)和《关于请各地组织收听〈中学生时事〉广播的通知》(教基厅〔1993〕21号)精神,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按照国家教委统一部署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上好时事课。实行新工时制后,高中时事课改用选修课和活动课时间进行,每学年的教学总量不少于17课时;初中时事教育利用每周的晨会或校会时间,结合组织学生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学生时事》广播或广播录音进行。上述规定的时间可每周平均使用,也可适当集中使用,但不得挪作它用。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整体设计九年一贯课程体系”,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课。从此,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2003年颁布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开始在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实验。在实验基础上,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核心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的公民”。它以初中生逐步扩大的生活为基础,设计了“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个模块的内容。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提出“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200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可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时间或学校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时间进行,每学年安排一至两次。社会实践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讲求实效,注意安全。

2016年,九年义务教育德育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初中为七至九年级。七至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把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国情教育等融合起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等教育。其中法治教育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等为重点,采用分散融入、与专册相结合的方式编排。“道德与法治”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教材,国家教材委员会审定,全国统一使用,自2017年在七年级开始使用,2019年实现全覆盖。

从思想品德课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个课程标准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设计思路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变化后的课程名称更加强调活动性、综合性,更适合低段和中高段小学生的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幼儿园课程相衔接,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根据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轴线设计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构成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六大模块。2011年国家又颁布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更加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要求。这个阶段,教材管理实行“一纲多本”,由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多套教材同时选择使用。

  三、建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制度、改进考试方法

高中: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到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

迈入新时代——

  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估制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的评估项目选定要反映全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评估的标准确定应因地制宜,逐步提高。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估的项目,并制定出对教师教学、备课活动的评估标准,通过评估,检查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运用、选择的教学资料是否合宜等,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各地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教委将研究制定指导性的《评估办法》。目前各地开展的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论文等评选活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应进一步总结完善,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启动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该《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包括必修课程中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六个模块。虽然高中“思想政治”课名称没有变化,但思想政治课的设计理念发生了变化,之前的思想政治课,更多着眼于思想政治的学科知识,而新课改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既关注学科常识,又关注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生活经验,实现了学科的知识逻辑与学生的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使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学习成绩是反映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重要依据。平时教师应依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确定思想政治课的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要克服重片面强记资料、观点的倾向,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提倡思想政治课的考试采取开、闭卷相结合的方式或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高中和高校的招生考试以及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毕业会考中的思想政治课考试命题范围及深度、难度均要依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制定。

在十多年实验基础上,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这次课标基本的设计理念没有大的变化,最大变化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模块进行了调整。必修课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设置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选修设置了“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三个模块。高中思想政治也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统编教材,2019年9月起率先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6个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投入使用。

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贯彻这一《决定》,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适时、相应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完成该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在六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设置法治专册课程。

  四、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领导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新中国70年中学思政课的经验启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一方面依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另一方面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道德与法治》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实行“一纲一本”,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全国统用。自2017年开始,统编教材在一年级和七年级使用,2018年在二年级和八年级使用,2019年秋季实现各年级全覆盖。2019年1月,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修订,《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目前正在制定中。

  建设一支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热爱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相当于大学政教专业专科毕业或以上的学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相当于大学政教专业本科毕业或以上的学历。凡尚未达到要求的现任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通过进修达到要求。为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各地除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考师范院校政教专业外,还应有计划的选送优秀的学校的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到师范院校或教育学院政教、政法、政史专业进修学习,毕业后补充进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已取得合格学历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各地要逐步把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考核情况作为评定教师专业职称和晋级的必备条件。

70年来,中学思政课在探索中前行,在改革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面向未来,整体构建适合儿童的大德育课程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采取措施,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增加教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感性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师阅读文件的范围,可酌情放宽,凡中学校长阅读的有关文件,原则上可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阅读或向他们传达。学校资料室要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订阅必备的教学参考书和报刊杂志。学校要努力为思想政治课教研组(室)配齐教学仪器设备,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还应努力为思想政治课教研组(室)建立电化教学资料库。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国之魂。思政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这是我国思政课的本质所在、命脉所在、优势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新时代,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新中国成立70年,小学德育课程从无到有,从政治课到思想品德课,从思想品德课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再到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不变的是德育课程的初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变化的是德育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如从单一的政治教育到注重品德教育再到德法兼修,从政治教条灌输到建构儿童的道德生活,从满足社会的要求到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共同需要,从“一纲多本”、选择使用到“一纲一本”、统编统审统用,等等。

  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是用科学思想武装人,以崇高精神塑造人的重要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专门机构和一位领导分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学校校长应主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分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切实保证教学工作的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毕业会考结束后,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没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参加短期培训、社会调查或安排他们开设选修课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未按规定开设思想政治课和未按规定进行时事教育的学校,应令其限期纠正。

2.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国家意志。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70年来,中学思政课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强化国家意志,使思政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后盾。

展望新时代,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应做到四点:第一,把小学德育课程置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整体框架之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设计小学德育课程。第二,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儿童的道德生活,包括儿童与自己、他人、社会、国家、世界的交往生活,超越个体,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融合。第三,构建“大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德育课不只是政治课,也不只是思想品德课,而是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的“大德育”。德育内容既有稳定的一面,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第四,彰显德育课程的国家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与时俱进,守正创新。70年来,中学思政课有变与不变。不变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这是思政课的初心,需要守正。但思政课也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以适应时代对培养新人的需要。

4.坚持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与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统一。新中国前17年,政治课偏重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是政治的需要。“文革”时期完全沦为政治工具,违背了德育的规律。改革开放后,纠正政治课过度的政治化,把政治课改为思想政治,逐步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国家的意志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传递社会主流价值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思想政治方向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