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我国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经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经费筹措渠道,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正逐步完善。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表彰全省优秀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和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的通知》(陕教[2019]3号),对全省优秀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和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予以表彰,我校荣获陕西省“优秀学生资助工作单位”荣誉称号,臧国强同志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
2018年,在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学生资助工作更加暖心各地各校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不断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二)义务教育学生资助2018年,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政策,
8615.77万学生享受地方免费教科书政策,
1499.58万学生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
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高校应始终站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四个意识”,全面落实“四个服务”,在深入总结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十周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加力、持久用劲,不断提高资助育人水平,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圆满就业、成人成才,努力解决和回答好资助育人这一生动的实践课题和深刻的理论课题。
我校历年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学校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精神为指引,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为根本目标,守住“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底线,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措施、加强工作队伍,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和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学生资助工作稳步推进。
西部地区;资助资金;学生资助;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秉承“物质资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学校建立了“奖、贷、勤、补、减”五位一体,校、院两级联动助学的学生资助体系,工作涵盖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入伍大学生教育资助、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学生综合素质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奖助学金等政府、学校、社会三大类30余个项目,形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府主导、学校辅助、社会补充”的工作格局。同时,学校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自强之星”评选、“勤工助学义工岗”“筑梦讲坛”等资助育人活动强化学生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和社会责任教育,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人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事关脱贫攻坚、事关教育现代化。2018年,在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既是党和国家依法保障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校必须将资助育人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长治久安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
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号召全校学工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省工作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撰稿:代锴
审核:李喜峰)
一、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
第一,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是对高校党委的政治要求
关于表彰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pdf
新萄京棋牌官网登录 ,精准认定机制完善有新进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培养工作关系学生本人,也关系其家庭,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吉林大学党委始终以“让党和国家满意,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将资助育人工作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的大格局中谋划推进,以“最后一棒”的信念和决心全力跑好国家扶贫攻坚的接力赛,努力做到帮扶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2018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对学前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对象、基本原则、工作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有效地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第二,资助育人工作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检验
勤工助学育人导向进一步强化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希望学有所教,也渴望学有所成。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更应该教育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发展,成为一流的人才。一直以来,吉林大学全面落实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招生计划,中西部及贫困地区招生人数稳中有升,在校家庭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0%,特殊困难学生比例在12%左右。为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学校党委研究成立学生资助中心,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度建设、条件保障、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等任务,逐步建立起了奖、贷、补、助、勤、免、捐“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打造出了“全员覆盖、全程受助、全面受益”的助困网络,形成了具有吉大特点与特色的“资助体系全、救助力度大、情感关怀浓、助困育人牢、信息服务优”的工作局面。
为规范管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2018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财〔2018〕12号),提高了勤工助学酬金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8元提高至不低于12元,进一步明确勤工助学管理责任,强调要通过勤工助学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实践
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这既是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吉林大学党委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着力提高受助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帮助他们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着重培养他们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教育他们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同时,学校党委还通过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的感人事迹,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幼儿资助政策,确保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含建档立卡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等)、孤儿和残疾儿童得到资助。
以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工作理念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
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健全
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以《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实施为标志建立,确保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不失学”的任务要求,推动各高校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改进方式、丰富内容,努力在工作实践中下功夫、求实效。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学生资助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第一,运用互联网手段和大数据思维,树立“精准资助”的工作理念
——在学前教育阶段,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地方政府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关系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和社会公平公正的大问题。精准资助要求把资助育人的各方面资源,科学配置给最需要的人和事,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实现相对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近年来,吉林大学运用互联网手段和大数据思维,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准确了解掌握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确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资助方案。学校自主开发设计了网络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全面采集学生的家庭收入、成员情况和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反映其家庭整体经济状况的关键信息,建立了包括15个大项、55个小项的“量化测评”模型,对不同层面的经济困难信息赋予适当的权重分数,准确计算并分析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科学认定重点关注对象和一般关注对象。在吉林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平台中,设计嵌入学生资助管理模块,包含了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申报、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勤工助学岗位考核管理,基层就业代偿、退役士兵资助等“五大系统”的全部资助工作项目。同时,学生资助部门与教务、就业、考试、团委等部门和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提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访学交流、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信息,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成长发展“精准资助包”。
——在义务教育阶段,统一城乡“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等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第二,开发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和实践基地,强化“造血型”工作理念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
高校落实国家帮扶政策,多是通过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社会奖助学金等方式进行,以“输血型”无偿资助为主要形式。这种“输血型”资助方式,虽然能够缓解学生一时的生活困难,但可用资助资源相对有限,从长远看,不能更好地解决受助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我封闭、能力欠缺、成长意识弱化等问题。“输血”不如“造血”,这些年,吉林大学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计“造血型”资助项目,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搭建就业实习平台等方式,帮助他们在受助自助过程中锤炼意志、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学校每年举办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通过双向选择,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管”等兼职岗位3600余个,年支出校内勤工助学薪酬1000万元左右。同时,针对暑假留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举办校外兼职岗位专场招聘会,每年参会的社会公司企业提供兼职岗位近3000个,暑期兼职招聘会既保证了招聘信息的真实有效,也最大程度保证了学生的校外兼职安全。另外,学校还建设了多个集“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实践锻炼、能力提高”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仅依托校外吉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助学实践基地和校内后勤服务集团、吉大致远有限公司两个勤工助学基地,年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固定兼职岗位1800余个。这些办法措施的实施,有效强化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造血”功能,以当前的资助帮扶推动学生真正的自立自强。
——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地方政府资助项目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
第三,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探索“发展型”工作理念
——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师范生公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的重要部署。这是在“不失学”的基本要求之上,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资助育人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必须突破以往“保障型”资助模式,推动“发展型”资助工作高质量开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学业规划、科研指导、社会实践、心理辅导、创新引领、项目驱动等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成长发展能力和社会竞争实力。吉林大学在2016“服务教学、关爱师生”
年,研究启动了“蒲公英计划”,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成长助推基金、精英访学基金、圆梦工程基金。对困难学生申请参加学科竞赛、专业认证考试、外语能力考试等进行资助,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对他们的短期国外研修项目、交换学习项目给予路费和部分生活费资助,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水平,拓展国际视野,目前已有20名学生通过这一项目赴国外交流学习。另外,学校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以及经济收入特别低的毕业贷款学生,帮助其偿还助学贷款本息,使学生“轻装上阵”,更好地走进社会。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建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校内奖助学金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
第四,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强化情感关怀的工作理念
目前,各高校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结合地方、学校实际,相继出台资助政策和方案、办法,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帮扶方面还有明显短板,主要是主动探索不多,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情感关怀应准确把握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使命感。截至今年,吉林大学深入实施“十个一爱心工程”整整十个年头,学校亲情化的成长关怀受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广泛欢迎和信任,同学们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在推动落实好“十个一爱心工程”上,学校要求辅导员每学期与每一名重点关注对象深谈一次话,全面了解他们的困难情况和生活状况,介绍最新的资助政策和资助措施。学校不定期召开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学生座谈会,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座谈会,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连年开展困难学生中秋慰问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吉大一家人”的亲情;每年冬季为困难学生量身选购御寒衣,通过校园爱心快递派送上门,让学生严冬有温暖;连续12年评选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和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使学生自强有榜样;搭建起了全程、全员、全面“三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体系,让学生就业有奔头。每年寒暑假坚持开展“百名辅导员走千家”活动,走访对象既包括学校认定的经济关注对象和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也包括通过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录取的新生,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和资助需求。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十年来的改革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如体制机制须进一步完善,校内外资源挖掘整合不充分,个别学生对经济资助存在依赖心理等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高校必须站在更高起点,打开思路,创新局面,继续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第一,要不断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体制机制建设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资助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始终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资助育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落实。组建成立由有关校领导担任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院资助工作小组、班级帮扶小组”四级资助育人体系。要强化相关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形成协调顺畅、合作紧密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资助育人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资助工作评价体系,规范资助对象评定程序,用法治理念规范资助行为,加强资助育人监督工作,强化资助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完善并细化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统一,外部评审和学生评议相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统一,建立起导向明确、更加科学有效的资助育人工作评价体系。
第二,要不断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
资助育人始于资助,成于育人,不能搞资助、育人两张皮。一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为学生“精准画像”,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和相关事项的准确预测预警。二要开发建设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专业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就业能力。三要发挥学校基金会、校友会等各方面力量,广泛争取企业、校友的爱心捐助,以设立社会奖助学金等形式拓宽资源渠道。探索社会奖助学金项目化管理模式,将物质帮助和项目资助相结合,服务人才培养,强化育人目标。四要注重理论研究,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优势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实践优势,加强对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资助育人工作规律,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第三,要强化正向引导,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品格的培养
高校要准确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将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实现“两个轮子一起转”。一要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导向作用,积极挖掘受助学生优秀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典型示范效应。更加注重发挥困难学生的主体作用,邀请学生参与相关资助育人项目,提高学生自助、助人的意识和能力。二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抗挫折能力教育,培育受助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根据《大学生人格问卷》心理测试及问卷调查、专题座谈、跟踪反馈等掌握的情况,科学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解决。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疏导功能,帮助困难学生消除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三要在做好“实事”、做实“好事”上下功夫,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强化学生信用意识。近年来,吉林大学不断强化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发挥毕业班辅导员、学生志愿者、各地校友会作用,使贷款学生毕业后违约率由最高时的19%降至目前的2%左右,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应进一步将毕业贷款学生违约催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友服务工作的重要范畴,与贷款经办银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动预警机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