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的宗旨、是一切行动的原则,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治校的首要问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句话,高校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国高校要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创造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促进新理论产生、新技术变革和新产业发展,通过塑造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明发展,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一流人才。当前,高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需要通过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两个方面,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建设校园文化,形成学习文化、师德文化、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管理文化、校友文化六大文化体系,把兴学强国的目标、严谨治学的风气、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国奉献的传统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作为中国的第一所现代大学,发端于民族危亡之际,其首要目标并不是单纯地开展学术研究,而是把兴学作为手段,把强国作为目标。可以说,“兴学强国”来源于反侵略、反压迫、追求自强的民族诉求,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精神在大学文化中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大学捍卫真理、坚守正义的基本理念,是中国大学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与独特基因,也是中国大学最重要的特色。“兴学强国”的基因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而在党中央做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的大背景下,“兴学强国”更体现出深刻的时代内涵,就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化;人才培养;情怀;实践;素养;国家发展;创新;大地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5日 17版)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弘扬“兴学强国”使命。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一点已形成了共识。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上和教育界还有许多争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培养能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社会、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人才。我们在制定天津大学章程的时候,反复讨论,天津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最后,我们提出了16个字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家国情怀”作为卓越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这是我们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大学的根本任务所提出的。“家国情怀”与“兴学强国”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对社会负责任,对国家负责任,对家庭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任。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密不可分,个人的幸福寓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之中。“家国情怀”包含了我校“兴学强国”的办学宗旨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胸怀和社会责任。“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则是对具有国际竞争力一流人才的基本要求。
作者为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报讯(作者
李家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更要主动肩负起一流大学的新使命。
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长期以来,天津大学一直把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加强学校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能力;从加强院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增强院级领导班子团结共事、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从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为核心,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活动方式、工作机制创新,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从加强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谋事干事能力等各方面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高校要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
使命引领未来,崇高的使命追求是一所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天津大学建校120多年来,以“兴学强国”为使命,在服务国家目标、担当社会责任、推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学校的精神气质以新的时代内涵。
优化学科布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天津大学作为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已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综合性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才能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巩固工学学科优势,大力发展理科等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推进新兴学科建设和交叉,加强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共识。近年来,天津大学在学科布局调整上,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的建设方向,相继成立了航空航天研究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微电子学院。同时,大力发展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继成立了法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数学学院,进一步推动了多学科协调发展,也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创造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促进新理论产生、新技术变革和新产业发展,通过塑造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明发展,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一流人才。可以说,培养、拥有一流人才是一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条件。综观当今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它们都把培养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人才作为核心办学理念。
践行“兴学强国”使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要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队伍,打造一流学科,贡献一流学术,营造一流环境。要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找准定位,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科技创新的新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需求。
建设“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2015年,天津大学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蓝图和路径已经非常清晰:即到2020年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天津大学将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育“家国情怀”英才,践“兴学强国”使命。
何为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应当胸怀国家和世界,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很高的综合素质,在不同领域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在这些基本要素中,“德”居于基础性地位,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走向。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所写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天津大学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加强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过程,把“兴学强国”使命转化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化为青年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国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家国情怀有着丰富内涵,当前我们倡导和培育家国情怀尤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世界与国家发展的大势,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宽广的视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二,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国家大任,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把握国家的重大需求,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同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第三,严谨笃实、脚踏实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教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是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一流高校更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承担起一流大学的新时代使命。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快速响应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对一流创新人才的需求;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深入推进实施“一流本科2030计划”和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德为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一流师资队伍;要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优势,推进在基础前沿领域、国家重点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学科交叉;要实施国际化战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推进内部治理改革,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学校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要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把更多资源配置、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权利赋予基层单位;要推进学校评价体系的改革,坚持评价中的育人导向,发挥科学评价的导向作用。
当前,高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需要通过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两个方面,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注重以文化人。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文化品格塑造,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形成政治素养、思想素养、品德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科学素养六大系列通识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关心国家发展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为此,要发挥课堂在育人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努力丰富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同时,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建设校园文化,形成学习文化、师德文化、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管理文化、校友文化六大文化体系,把兴学强国的目标、严谨治学的风气、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国奉献的传统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二是注重实践育人。注重把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未来发展需要对接起来,推动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协同,探索建立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对接机制,开展更多形式的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建立创新实验、科研训练、创业实践三个层次的支撑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从政策机制和管理模式上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营造知行合一的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日常实践、双休日实践和寒暑假集中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在认识和服务社会中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的改革发展,推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学校工作实践相结合,勇于开拓进取,强化责任担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民日报:
(编辑 张华 郑静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