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语言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它既是国家发展的硬实力,也是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国家语言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弱

14日,第十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宗旨不只是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积极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更在于把它们应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个活动,也让人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重要、思考语言的问题。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获取知识、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语言是打开一国之门的钥匙。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在柏林会见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时指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沟通在国与国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掌握不同语言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使不同文化、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感受不同文明深刻内涵的过程中相互认知、相互理解,从而拉近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世界文明的彼此包容、和谐共生。尤其是在当前建设“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以语言的互通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互通,继而促进“民心相通”,在某种程度上与物质文明的互联互通同等重要。
语言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随着“互联网+”、工业4.0和新硬件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家庭、城市和社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很多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在智能社会里只需一个口令或一个按键,就轻松搞定。比如,给某人拨电话,只要说出对方的姓名就能把电话拨出;买火车票,只需准确说出始发地的名称,自助售票机就马上出票;关掉家中电器设备,只要说出相关口令或验证码,就立即断电……在智能社会中只有通用、标准和规范的语言才有效用,语言的规范化建设与规范语言的推广普及在我们的生活中尤显重要。可以说,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语言的有效表达,对于我们智能家庭、智能城市和智能社会的健康运转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语言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语言问题已经从一般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语言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战略武器。语言能力作为一种生产力,也已经在语言产业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统计显示,我国语言产业从业人员约120万人,翻译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约120亿元。事实表明,语言产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力开发语言资源,支持发展语言产业,在为社会提供多样化语言文字服务的同时,也一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语言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它既是国家发展的硬实力,也是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国家语言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弱。语言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国家未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赢得语言的未来也才能赢得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语言的功能和作用,全社会都应该更加关注语言与发展问题,大力加强国家和国民语言能力建设,建设语言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形成的“苏州共识”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实践表明,语言能力对个人、国家和整个人类意义重大,提升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14日,第十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宗旨不只是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积极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更在于把它们应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个活动,也让人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重要、思考语言的问题。

人类语言既千差万别,又具有共性。首先,语言具有交际性。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主要靠语言,人思考问题也要凭借语言这一工具,语言还是记录、传承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主要载体。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语言。其次,语言具有资源性。我们正处在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化、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多样,语言是其中必备的要素。再次,语言具有情感性。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印记,是一个区域人群的情感纽带。因此,对于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来说,制定好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处理好国家通用语和各民族语言的关系,处理好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国家稳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历史上,不少民族冲突、政治危机乃至国家分裂的导火索就是语言问题。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获取知识、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国家语言能力,首先指社会整体的母语素养与水平以及外语能力与水平,同时包括国家处理海内外各种事务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以及掌握和利用语言资源、提供语言服务、处理语言问题等能力。90%以上的人类信息依存于语言文字,国家语言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信息资源储备利用保护能力、国际空间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成正比。在信息化时代,国际交往和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尤其需要强大语言能力的支撑。因此,语言人才、语言技术乃至语言意识、语言规划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显然,国家语言能力不仅关涉软实力提升,而且关涉硬实力提升,关涉国家安全。发达国家对语言越来越重视,一些国家已从战略高度对待语言问题。以美国为例,本世纪以来先后出台了《国家外语能力行动倡议》《国防语言转型路线图》《语言与区域知识发展计划》《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国防部语言技能、区域知识和文化能力的战略规划:2011—2016》等一系列语言政策措施。

语言是打开一国之门的钥匙。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在柏林会见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时指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沟通在国与国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掌握不同语言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使不同文化、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感受不同文明深刻内涵的过程中相互认知、相互理解,从而拉近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世界文明的彼此包容、和谐共生。尤其是在当前建设“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以语言的互通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互通,继而促进“民心相通”,在某种程度上与物质文明的互联互通同等重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国家。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2000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立法形式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后,我国又明确提出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实现语言文字的标准化、信息化,并推出了一系列语言文字方面的标准。但也应看到,我国在语言文字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社会整体语文素养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学校外语教学语种偏少,国民外语能力与水平偏低,民族语言研究人才缺乏,国民语言意识普遍薄弱等。这与我们建设负责任大国、坚持开放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语言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随着“互联网+”、工业4.0和新硬件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家庭、城市和社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很多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在智能社会里只需一个口令或一个按键,就轻松搞定。比如,给某人拨电话,只要说出对方的姓名就能把电话拨出;买火车票,只需准确说出始发地的名称,自助售票机就马上出票;关掉家中电器设备,只要说出相关口令或验证码,就立即断电……在智能社会中只有通用、标准和规范的语言才有效用,语言的规范化建设与规范语言的推广普及在我们的生活中尤显重要。可以说,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语言的有效表达,对于我们智能家庭、智能城市和智能社会的健康运转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此,需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的实现又需要以“语言互通”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语言互通,政策难以沟通,更谈不上民心相通,也会影响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

语言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语言问题已经从一般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语言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战略武器。语言能力作为一种生产力,也已经在语言产业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统计显示,我国语言产业从业人员约120万人,翻译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约120亿元。事实表明,语言产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力开发语言资源,支持发展语言产业,在为社会提供多样化语言文字服务的同时,也一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提升个人与国家的语言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协同努力。其前提是要增强全民包括相关领导干部与普通民众的语言意识,特别是语言能力意识、语言规划意识、语言安全意识、语言维护意识、语言科学传播意识等。而营造提升语言能力的良好氛围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语言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它既是国家发展的硬实力,也是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国家语言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弱。语言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国家未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赢得语言的未来也才能赢得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语言的功能和作用,全社会都应该更加关注语言与发展问题,大力加强国家和国民语言能力建设,建设语言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